词条 | 谐铎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谐铎笔记。清沈起风(1741—?)撰。十一卷。起风有《沈渔四种曲》已著录。是书为作者模仿《聊斋志异》而作,旨在劝戒警世,故以古之宣布政教法令之“铎”命是书。约成于乾隆年间,凡二百二十一余篇,约七万五千字。内容不宥于狐鬼神妖之属,一般寓意不深,佳篇不多。然一些反映妇女生活篇章较有价值。如《巾帼幕宾》、《奇女雪怨》、《死嫁》等篇歌颂妇女才智,或赞赏妇女忠贞,或同情妇女不幸,描写颇生动。是书版本较多,有乾隆五十七年(1792)刊巾箱本,光绪十七年(1891)上海广百宋斋铅印本,一九二二年上海会文堂铅印本,《清代笔记丛刊》本等。 谐铎清沈起凤(1741—?)撰。沈起凤字桐妻,号渔、红心词客,江苏吴县(今苏州)人,乾隆三十三年 (1768年)二十八岁时中举,后屡试不第,五十岁前后,一度在安徽祁门县做过县学教官。一生穷困潦倒,主要靠卖文和做幕僚为生。卒年不详。沈起凤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作家,诗词、戏曲、小说、古文皆知名于当时。据说,他曾写有传奇数十种,乾隆两次到江南,官绅所献演的新戏,多出其手笔。他的作品留传下来的不多,我们现在能见到的,除《谐铎》外,主要有由他的朋友石韫玉搜罗刻成的四种传奇 《报恩缘》、《才人福》、《文星榜》、《伏虎韬》,以及 《红心词》、《续谐铎》等;另外,北京图书馆还藏有《渔杂著》文集一种,是他死后多年留传于世的一个抄本。《谐铎》为文言笔记体小说,体例模仿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内容借谈狐说鬼,描写世相,书名《谐铎》,就是寓劝戒于嬉笑言谈之中,对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种种不合理现象进行揭露和批判。例如,在《棺中鬼手》中,对贪官污吏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在《桃夭村》里,揭露了当时社会贿赂公行、是非颠倒的现象;在《村姬毒舌》中,讥讽了新科状元以财势诱人的丑态;在《鲛奴》中,抨击了封建的婚姻制度和金钱观念,告诉人们纯洁的爱情之可贵;等等。全书构思奇幻,文笔凝炼。是清代大量模仿《聊斋》的笔记小说中比较优秀的一部。但是,作品的思想并不越于封建伦理的规范,所谓 “有益人心,无惭名教”。并且,由于以说教的目的组织故事,就不能不使作品流于概念化,特别是全书充斥了因果报应的迷信,若干秽亵描写,更是当时流行的风气,所以鲁迅先生评为“而意过俳,文以纤仄”。其书版本主要有乾隆五十六年藤花榭刻本、上海文明书局《清代笔记丛刊》本、广百宋斋本、乾隆壬子本增刊。今本有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乔雨舟校点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