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贡献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贡献古代王朝或皇朝在赋外获取财物的又一种方式,所谓: “国家之用度皆取于民,而取民之大纲曰赋曰贡而己” ( 《大学衍义补·贡赋之常》)。征取贡献,常成为弊政大端。贡,下纳于上。献,致物于尊者曰献,因此贡献又指地方向朝廷的奉进。贡与赋又常连称为贡赋。在文献记载中,贡又是上古时期的一种赋税制度。周代古籍中有所谓九贡,即祀贡、嫔贡、器贡、币贡、材贡、货贡、服贡、荐贡、物贡。后代谈论贡献也常上溯至上古。从某种程度上说贡献,实际上是古代赋税制度的原始形态,它反映了上古氏族时期社会关系的状况。秦汉后,贡献的变化同赋税的征取已有很大的区别。在唐宋以后的文献中,仍可以见到关于皇朝对贡献制度的规定,这时的贡献基本上是依照任土作贡的原则,征取朝廷所需的地方特产、土产,所征大多用于支付宫廷特殊支用和日用消耗。贡的名目不仅限于一种,还有年贡、朝贡、岁贡、土贡、藩贡等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