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跨文化研究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跨文化研究kua wenhua yanjiu又称“泛文化比较法”或“文化比较研究”。指利用全世界各种不同文化为样本,以其资料做比较研究,以验证对人类行为的假设。最初是人类学家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近年来逐渐受到其他行为科学家的注意, 并成为行为和社会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心理学一般将社会文化视为恒常条件,研究其中个人行为的差异,而跨文化研究将文化模式作为变因,研究不同文化中的行为差异,以了解某项行为是否普遍适合于所有文化。跨文化研究过程中,首先要选取合乎统计学抽样标准的民族为样本;其次作为比较的样本必须在某一标准内是相等的单位;最后要注意量化与评分。 跨文化研究kua wenhua yanjiu指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儿童某方面的特征或发展状况的研究,探讨儿童发展的共同规律及影响儿童发展的主要因素的一种研究类型。跨文化研究的“文化”泛指具有一定风俗习惯、传统及语言的民族文化背景,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育儿方式等,不是单纯地指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跨文化研究一般采用自然实验法和文化分析法进行。这类研究的长处是能在更大的范围内研究变量,有助于分清变量并确定情境对行为的影响,使理论具有一定的深度。例如,一些发展性研究如果仅仅依据一些研究者在本国或本民族进行的观测、实验,价值将是非常有限的,只有在世界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中进行严格地检验,才能被认为是完善的。跨文化研究的缺点是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和物力, 对研究者的能力要求较高,像样本的代表性问题、主试与被试间的信息交流问题、人口匹配、测验方法、材料的选择、言语的采用、儿童对课题的熟悉程度等都是不易解决的实际问题。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