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辞海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253 辞海大型综合性辞典。陆费逵、舒新城等编,中华书局1936年出版。本书共收单字13000多个,词目10万条,总计800万字。出版后流行数十年,影响甚大。1958年春成立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1959年夏成立辞海编辑委员会,组织专家学者着手《辞海》修订工作。1962年按学科的性质编成“试行本”16分册,1965年4月以“未定稿”形式出版。1979年10月由上海辞书出版社正式出版《辞海》3卷本。全书共收单字14872个,词目91706条,包括成语、典故、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及各学科的名词术语等。所收词目一般以读者需要为主,兼顾各学科固有的体系。释义主要是介绍基本的必要的知识,比较简明扼要。全书按部首笔画顺序排列,共250部,另有笔画查字表和汉语拼音索引,查找词目十分方便。同时还附有《中国历史纪年表》、《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简表》等10几种有关历史和自然科学的数据表格。1982年辞海编辑委员会又补出了 《辞海·增补本》,补充3卷本没有收录的语词部分15730条,百科部分2281条,从而使这部大型综合性辞书更加充实完善。为使该书反映20世纪80年代的科学文化水平,1989年又出版了新版本。新版《辞海》单字增至16534个,词目增至12万余条,字数达1600万。在内容上增加了许多新知识,对旧版缺漏有所弥补,对某些表述不准确的地方作了补正。 《辞海》cihai一部大型的兼收语词和百科词语的综合性辞书。旧版《辞海》是舒新城、沈颐、张相等人主编,1936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旧版《辞海》比《辞源》晚出,在释文例句中纠正了《辞源》的缺欠,加注了典故的出处和篇名。新版《辞海》的修订,是在1957年秋天,经原主编人舒新城先生提议,于1958年夏天成立“辞海编辑委员会”,组织学者进行改编,经过多年努力,先出试用本,最后又加以修订,于1979年10月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了《辞海》三卷本。该书收有单字14872个,选收词目91706条,包括成语、典故、人物、著作、古今地名、历史事件、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的名词术语等,成为规模较大的百科辞典。该书无论是在体例还是内容上比过去的词典都有改进。它的突出特点是:观点比较正确,选例更注重思想性科学性;解释词义用现代汉语,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注音用汉语拼音,并采用简化汉字,有助于汉语规范化;增收了解放后许多新的名词术语。 《辞海》Cihai一部带有百科性质的综合性的大型辞书。最早刊行于1936年,是按部首编排、以字带词、而词又以字数、笔画为序的。出版后,在当时影响很大,对教育、文化工作有很大贡献。但是,由于几十年来,中国变化巨大,各方面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因此,在毛泽东同志的同意下, 1958年成立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由陈望道、舒新城等人主持重修辞海。经过几十年曲折、艰难的工作, 1979年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了《辞海》的三卷本,也就是目前我们最常见到的版本。新版 《辞海》共收单字14 872个, 收词目91 706条,包括成语、人物、著作、典故、历史事件、古今地名以及各学科的名词术语等。同时, 与修订后的 《辞源》及 《现代汉语词典》有明确的分工, 《辞海》的任务是修订成综合性的、百科全书式的辞书, 所以百科词条在 《辞海》 中占的比重比较大, 其质量也远远超过旧版 《辞海》。但也删去了不少古词语。解释词义用现代汉语,通俗易懂。注音用汉语拼音,并采用简化汉字,有助于汉语规范化。释文主要介绍基本知识,力求简明扼要,注意材料和观点的统一。《辞海》除正文外,还有大量的附录, 如中国少数民族分布简表、世界货币名称一览表,天文数据表、外国人名、地名译名对照表、国际音标表等。现今的 《辞海》有许多种版本,不仅有如语词分册、哲学分册、地理分册等,还有一卷本的缩印本和增补本,学习者使用起来十分方便。由于新《辞海》在收词上删削古词语较多, 所以在1982年又编辑出版了《辞海》的语词增补本,它增补了古汉语中常见的复词、成语典故以及专科词语共15 730条。另外,还有一本百科增补本,增补了百科条目,这两种增补本又合印成一册,称《辞海(增补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出版。 辞海舒新城主编,中华书局1936年出版,16开,共3398页; 辞海编辑委员会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出版,16开,三卷共4915页。1936年版收词条10万余,包括历史上重要的名物制度、成语典故、农工商用语、古今地名、名人、名著、文艺、自然科学术语等。1959年起重新修订,1962年出版《辞海》试行本,16分册; 1965年出版《辞海》未定稿本,内部发行。1972年再次修订,按学科出分册。1979年出版合订本三卷。新版收单字14872个,词目91706条,包括成语、典故、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的名词术语等。所收词目,以解决一般读者在学习、工作中质疑问难的需要为主,兼顾各学科的固有体系。释文主要介绍基本知识,注意材料和观点的统一。配有插图300余幅。按部首笔画编排。单字用汉语拼音字母注音,并加注繁体字和异体字。书前有部首表、笔画查字表,书后附汉语拼音索引以及中国历史纪年表、中国少数民族分布简表、世界货币名称 一览表等13个附录。本书除3卷合订本外,还出合订缩印单卷本和按学科分编的20个分册。分册包括:语词(上、下)、哲学、经济、政治·法律、军事、国际、民族、宗教、历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史·考古学)、地理(中国地理、外国地理、历史地理、文学、艺术、语言文字、文化体育、教育心理、理科(上、下)、生物、农业、医药卫生、工程技术(上、下)。 辞海1979年版·增补本辞海编辑委员会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出版。16开,625页。本书是语词增补本和百科增补本的合编本。收词16600条,其中语词15730条,百科词语2281条。主要是1979年以后新出现或开始流行的词语,以及1979年版中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收录而又须补收的词语。与1979年版《辞海》相配套。本书另有语词增补本和百科增补本陆续岀版,单独发行。 辞海1989年版辞海编辑委员会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9月出版。16开。3卷本5727页,缩印本2572页。全书收词12万多条,其中单字16534个。经过新版的增新、补缺,比1979年版多收词1.8万条,学科更全,内容更新。书后附有笔画查字表、汉语拼音索引、四角号码索引和外文索引。此外,还出版有工程技术、天文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中国地理、世界史·考古学、世界地理、生物学、民族、军事、经济、政治学·法学、社会学、语言学、语词、教育学·心理学、数学·物理学·化学、中国现代史、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宗教等分册。 辞海辞典。❶旧《辞海》,陆费逵等编。1936年中华书局初版。为综合性大型词典。收单字13000多,词语77000条左右,兼有字典和词典性质。 辞海我国自本世纪初《辞源》问世以后出现的第二部大型综合性词典。1936—1937年中华书局出版,陆费逵、舒新成主编。1947年修订后再版。此后又经反复修订,于1979年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辞海·1979年》3卷本,公开发行。1980年,该社又出版1卷缩印本。这就是今天通行的“新《辞海》”。它是一部兼有字典和百科性质的综合性辞书。全书共收单字14872个,选收词目91706条。包括成语、典故、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的名词术语等,并附有插图3000多幅。编排方法采用了现代词典“以字带词”的方法。正文单字按所属部首、笔画数目排列顺序,共分250个部首,同部首又同笔画数目的,再按起笔的笔形一|丿丶乛的顺序排列。先注音,后释义。注音一般为汉语拼音,比较冷僻的字还加注直音注音。释义采用现代字典词典通行的分条释义的方法,一般均列书证,并注明出处。释义内容兼顾字词的古义与今义,在整体上以介绍基本知识为主。检索途径比较完备,有汉字部首的笔画、笔形索引以及汉字笔画检字表、汉语拼音索引,还有单行的与之配合使用的四角号码索引、百科词目分类索引。但它不收古体字、冷僻字,古义也引用得少。应和《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等工具书配合使用。为了保证内容的相对稳定,新《辞海》不收那些正在发展或经常变动的词语,避免使用那些时间性较强或未能肯定的资料。1983年出版了《辞海》增补本,以及时反映新成果、新知识、新发展。编排体例仍沿袭《辞海》(1979年版)。1984年开始,对1979年版《辞海》进行了全面修订。1989年10月,修订本1989年版《辞海》3卷问世,1990年又印行了1卷缩印本。1989年版保持了1979年版的基本性质,但新增单字近2000个,词目18000多条,共收单字16534个,词目12万条,总字数增加260万字。《辞海》新版收词多,学科全,解释准,内容新,整体质量有大幅度的提高。 辞海1979年版辞海编辑委员会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2月出版缩印本。收录单字14872个,词目91706条,包括成语、典故、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附插图3000余幅。单字按250个部首分部编排;词目采取“以字带词”的原则,把同一单字起首的词列于该单字之后,依字数和笔画数为序排列。书前设“部首笔画笔形索引”、“部首笔形索引”和“笔画查字表”。书末附“汉语拼音索引”以及“中国历史纪年表”、“中国少数民族分布简表”等10余种附录。 辞海百科增补本辞海编辑委员会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12月出版。《辞海》(1979年版)百科部分的增补本。增补《辞海》(1979年版)出版后新出现或开始流行的词语,以及该版中未收而又确需补收的词语2281条,附图68幅。收词原则、范围和编写体例同于《辞海》(1979年版)。每个单字之后注明《辞海》3卷本和缩印本中的页码。书前设“辞海部首表”。书末附“词目笔画索引”和“中国民族自治地方表”。 辞海1979年版增补本辞海编辑委员会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2月出版。《辞海》(1979年版)“词语增补本”和“百科增补本”的合编本。共收录一般词语和百科词语16660余条,沿用《辞海》(1979年版)体例,与《辞海》(1979年版)的3卷本和缩印本配套使用。书前设“笔画查字表”。书末附“汉语拼音索引”和“中国各级民族自治地方表”。 辞海1989年版辞海编辑委员会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9月出版。系在1979年版的基础上修定而成。分上、中、下3卷。收录单字16534个,词目120000余条。在内容上,增加了许多新知识,力求反映20世纪80年代科学文化水平;同时,修定了一些过时的条目和不科学的解释。编排体例同于1979年版。书前设“部首表”、“笔画查字表”和“常见组织机构简称名表”。书末附“汉语拼音索引”、“四角号码索引”和“词目外文索引”,以及“中国历史纪年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表”等12种附录。 辞海1989年版增补本辞海编辑委员会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出版。《辞海》(1989年版)的增补本,与《辞海》(1989年版)3卷本和缩印本配套。沿用《辞海》(1989年版)的体例。全书共收词3745条。主要选录1989年后的新内容,包括逝世的著名人物、重要著作、历史事件、新旧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的名词术语等。书前设“笔画查字表”。书末附“汉语拼音索引”以及“1988-1994年中国县市建制变动资料”、“1987-1994年底外国地名(部分)变动情况”和“原苏联重要城市改名情况表”3种附录。 辞海语词分册辞海编辑委员会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出版新2版。系《辞海》1979年《语词分册》及《语词增补本》的汇编修订本。收录词目56000余条,包括单字16000余个(含繁体字、异体字),一般词语(包括复词、词组和成语)36000余条,古籍中常见的专科词语(古器物、古生物、古地、古建筑名称,以及有关古代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等方面词语)和少数习用的现代专科词语4000余条。单字按部首编排。每字之后,用汉语拼音字母标注现代读音,释义主要收现代通同义和古籍中较常见的古义,例证一般不注语源。书前设“辞海部首表”、“笔画查字表”等。书末附“汉语拼音索引”。 《辞海》中国较大型兼收语词和百科词语的词典。最初由舒新城、沈颐、张相等人主编,1936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初版分上、下册,1947年出合订本一册,1958年重印合订本。该版本《辞海》后称“旧《辞海》”。全书收单字13955个,语词及百科条目85830条,700余万字。1958年春成立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1959年夏成立“辞海编辑委员会”,组织学者进行《辞海》改编工作。先后由舒新城、陈望道、夏征农主编。1962年出版《辞海·试行本》,1965年4月出版《辞海·未定稿》;1972年再次修订,1979年10月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辞海》3卷本。全书收单字14872个,收词目91706条,附录13种,插图3000多幅。1980年1月出缩印1卷本,1983年12月出《辞海·增补本》1册,语词部分补收15730条,百科部分补收2281条。1989年,经修订出版《辞海》(1989年版)。1999年9月,经修订出版《辞海》(1999年版)。《辞海》(1999年版)收单字19485个,其中列为字头的17674个;字头及其下所列词目共122835条。版面字数1983万。本版新增彩图本4卷,配置16000余幅图片,另加附录、索引1卷;同时出普及本(3卷)和缩印本(1卷)。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