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县级民族自治地方。1962年9月26日成立。位于广东省西北部、西江支流贺江上游,西邻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接湖南省。面积1265平方公里。人口106600人。主要有壮、瑶、满、回、黎、蒙古、京、苗、汉等民族。县政府驻吉田镇。境内东北部地势高,由东向西,由北向南倾斜。溪河密布,雨量充沛,水力资源丰富。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药材多,有“白术之乡”之称。农作物有水稻、玉米、高粱、花生、棉等。产松、竹、杉、油桐、冬菇、香粳、樟油等。矿产有金砂、银、铜、铁、锌、水晶、云母等。因山高林密,有不少野生动物,其中角鸡、娃娃鱼等被列为国家一类珍贵保护动物。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1962年9月6日建立。在广东省西北部、西江支流贺江上游,西邻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接湖南省。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吉田镇。南朝梁置广德县,隋改广泽县,又改连山县。清设连山直隶厅,1912年复改连山县。居民有壮、瑶、汉等族。以农业为主,产稻、甘薯、花生、棉、竹、松、杉、油桐、冬菇、蜂蜜和多种药材、矿产等。解放后,建有电厂、锰矿、农具修配、伐木厂等。公路贯通全县,木船可通西江。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位于广东省西北部。1962年9月26日成立。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吉田镇。辖12个镇、3个农林场。总面积1265km2。居民有壮、瑶、回、满、黎、蒙古、京、苗、汉等10多个民族,总人口11.3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7.03万人,占总人口的62.00%。连山历史悠久,始建县于南朝梁天监五年(公元306),始称广德县。至今已有1490多年历史。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初用“连山”县名。后又改为“程山”县。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至宣统三年(1911),广东设连山绥瑶直隶厅,民国元年改为连山县。县内山高林密。森林覆盖率77.8%,森林蓄积量466.2万m3。农产品主要有水稻、玉米、高粱等10多种,土特产主要有香粳、龙须草、冬菇、草菇、樟油等10余种。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4.11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626元;工农业总产值4.20亿元,人均工农业总产值3706元;粮食总产量62432t,人均粮食产量550kg;农民人均纯收入2257元;地方财政收入1115万元。公路总里程416.5km。教育事业于1995年实现了“普九”达标的任务。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