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送日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送日子婚嫁习俗。亦称 “通信”、“择日子”、“请期”,流行于东北等地满汉族中。“放定”后,男家在“合婚”时择定的“行嫁月”中选一吉日吉辰为结婚之期,通过媒人通知女家,无异议即确定。然后男家再将此日期及发轿吉辰书于红纸,称为“通书”,盛于函匣,过礼时一并送至女家,女家送嫁妆时复将此“通书” 带回。 送日子婚嫁习俗,又称 “择日”、“通信”、“请期”。流行于北京、东北等地满、汉族中。“放定”后,由男家于“合婚”时择定的 “行嫁月”中,选一“吉日”为结婚之期,并通过媒人或直接告于女家,彼无异议即行确定。然后男家复将迎娶日期及发轿时辰等书于红纸,谓之“通书”,盛以函匣,“过礼”时一并送至女家。女家送嫁妆时复将此“通书”带回。解放后此俗已简化。 送日子婚姻习俗。古代婚姻六礼中请期一礼的俗称。旧时流行于各地。男方将迎娶吉日告知女方,征求同意的仪式。《仪礼·士昏礼》:“请期,用雁。主人辞,宾许告期”。以后演变为用“通信帖”,注明选定的吉日、时辰、落轿方向及所忌属相等,通知女家。《莱阳县志》:“将娶,男家先期通日,用彩币果品等物,备女家装饰之资,谓之‘送日子’,但必于吉期前四十日内择双月行之,女家亦有答礼,女自是后不出外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