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郑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郑国名。诸侯国之一。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其弟友为郑桓公,是为郑国之始。即今陕西省华县西北。平王东迁,郑徙于潧洧之上,是为新郑,即今河南省新郑县。公元前375年,被韩国所灭。 郑古国名。姬姓。开国君主是周宣王弟郑桓公(名友)。公元前806年封于郑。郑在周畿腹地的西部,即今凤翔县为主,包括千阳、麟游县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商代和西周初期的姜姓井方井伯故地的北部地区。西周时期井方后裔在此建立了奠井之国。周穆王曾建都于此称西郑,后宣王封其弟友国于此地以为屏障,都于棫林(今凤翔县城南劝读村西南)为郑国。周幽王时桓公见西周将亡, 遂东迁。在都新郑之前,路过拾,即今陕西华县,暂时居留,故陕西华县古为郑县。郑武公郑庄公相继为周平王卿士, 在春秋初年为强国, 后渐衰弱, 公元前375年为韩所灭。郑国故地在周平王东迁时赐与秦,后秦德公建大郑宫居于此, 大郑宫即郑国故都棫林,以后为秦国的都城雍。 郑古国名。姬姓。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封其弟(名友)为郑桓公,建都郑(今华县东)。周幽王时,桓公迁移到东虢(今河南荥阳东北)和郐(今河南密县东)之间。郑武公即位,先后攻灭郐和东虢,建立郑国,都新郑(今属河南)。郑武公、郑庄公相继为周平王卿士。春秋初年为强国,后渐衰弱。前375年为韩所灭。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