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郑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郑学

经学流派之一。东汉郑玄所传之学。代表人物还有三国魏王基、孙炎等。两汉经学有今古文之分,它们在治学观点、方法、风格等方面均有不同,造成了“经有数家,家有数说,学者莫知所从”(《经学历史》皮锡瑞)。东汉末年的郑玄,博学多师,精通今、古文各经,见当时两家相攻击,便有意打破学派的门户之见而杂糅诸家,他虽以古文为宗,但也兼采今学以附益其义。郑玄对前辈通人达士粗识经义、注存古文、发疑正读十分赞赏,但对他们互有参错、同事相违却不以为然,认为读先王典法,必须先读准字音,然后才能弄懂它的意义,因此不应有什么避讳,主张注释经书采用因声求义、以今音拟古音、以今语释古语的方法。郑玄注经兼综诸家,参用异文,择善而从,绝无偏执。他不拘家法,以历史比较法注释儒家经典中记述的典章制度,少有“微言大义”。同时,郑玄注经十分慎审,他精通礼学,遍注“三礼”,—— 《礼记》、《周礼》、《仪礼》,其注必据经书正文,述古而不自专。前辈经学家成功的经验他兼收并取,训诂专书的成果他都加以实际应用,将文字、训诂、校勘、考证集于一身,贯穿群经,创通条例,自成一家之言,后世称之为“郑学”。当时苦于家法繁杂的学者,见郑氏包容众说,宏深博大,无偏无弊,于是翕然归之,不再舍此趋彼。郑玄成为两汉经学的集大成者,其学促进了经今古文的融合与统一,影响及于伊、洛以东,淮、汉以北,流传魏晋至隋唐。清代乾嘉学派提倡汉学,对郑学颇多发挥。主要典籍有《毛诗传笺》、《仪礼注》、《礼记注》、《周礼注》 等。

郑学

见“郑玄学派”。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