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郡国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郡国学古代设于郡国的地方官办学校。西汉始置。景帝末,文翁为蜀郡守,修学宫于成都市中,招属县子弟入学,免除更徭,学毕得补小吏。武帝时,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元帝时,郡国置五经百石卒史,职掌地方教育。元始三年(3),王莽秉政,命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学、校置经师一人;乡曰“庠”,聚曰“序”,庠、序置孝经师一人。东汉时基本沿用此制。北朝亦设有郡国学。又,隋炀帝曾改州学为郡学。 郡国学古代的地方官学。汉武帝时下令郡国均立学校。公元3年王莽设立地方学官,郡国一级称“学”,置经师1人。466年北魏孝文帝时根据郡的大小相应配置固定的教师和学生名额,对师生选拔和条件具体规定,从而正式建立起郡国学校制度。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