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都督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都督官名。汉代末始置。统兵元帅。《辞海》: “都督。官名。(1) 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汉末始有此称。魏、晋南北朝称都督中外诸军事或大都督者,即为全国最高军事统帅。西魏、北周和隋文帝时,在各军府中设大都督、帅都督、都督,位在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下。炀帝时变更军府官名,都督仅相当于队正。南宋时亦偶用都督、同都督、督视各路兵马等,为执政官出任临时统帅之称。元代的大都督府大都督则专领钦察亲军。(2) 地方军政长官。魏晋以后,都督诸州军事往兼任所驻之州刺史,总揽本区军民政令。至北周及隋,改为总管,遂成正式官名。唐代又恢复都督名称,于各州按等级分别置大、中、下都督府,各设都督。惟中期以后,以节度使、观察使为地方最高长官,都督遂名存实亡。(3) 明代置五军都督府,为最高军政机关。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五府各有左右都督及都督同知、都督佥事。原为统辖京卫及外卫兵而设,后各卫仅存空名,都督遂成虚衔。清初犹沿袭,后废。” 都督Dudu我国封建时代的官名。魏晋时大都督是全国最高军事统帅。唐代都督是地方军政官职。明朝置五军都督府为最高军事机关。清初废。辛亥革命时各省曾设都督, 是省的最高军政官职。 都督官名。1.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始置于魏文帝时,掌诸州军事兼任刺史。魏晋南北朝称大都督或都督中外诸军事,亦为最高军事统帅。南宋偶以都督、同都督督帅诸路兵马,由执政官临时出任。元代大都督专领钦察亲军。2.地方军政长官。魏晋以后,都督诸州军事常兼州刺史,掌本区军政。唐在各州大、中、下都督府各设都督,中期后名存实亡。3.西魏、北周及隋文帝时在府兵各军府中设大都督、帅都督、都督。4.明最高军事机关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各设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后成虚衔。5.辛亥革命时最高地方军事长官。 都督❶官名。汉末始置的军事长官。魏、晋、南北朝为全国最高军事统帅。南宋时为执政官临时出任统帅的称号。元代则专门统领钦察亲军。 都督回纥部落首领和军官的称号,鄂尔浑突厥文碑铭写tutuq或totoq,为汉语词汇“都督”的借词。所以汉文直译为原词的形式。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