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鄂伦春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鄂伦春族鄂伦春族是全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位于嘉荫县东南部约65公里处的乌拉嘎,有鄂伦春人约有2300人,是伊春市鄂伦春族比较集中的居住地。鄂伦春族世代从事狩猎生产,这是鄂伦春人最重要的生产活动,是他们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他们狩猎工具主要是枪、马、狗,以及弓箭、扎枪等。 鄂伦春族鄂伦春族人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交接处的大小兴安岭中,特别是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使用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鄂伦春族人普遍信仰萨满教,崇拜自然物,相信万物有灵,盛行对祖先的崇拜。 076 鄂伦春族中国少数民族。6965人 (1990年)。亦称“俄伦春”、“鄂尔吞”等。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的大、小兴安岭一带。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使用汉字。信奉萨满教。主要从事游猎。住“仙人柱”。行天葬。十七世纪中,鄂伦春族的社会形态还处于父系家族公社阶段。清时与满、汉等族经济交流有所发展。至1945年解放前仍存在部分原始公社残余。1951年鄂伦春自治旗成立,另建多处民族乡。1958年实行定居。经济由单一狩猎生产向护林养猪、多种经营形态扩展。文教、卫生、交通多方面都得到迅速发展。 鄂伦春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布特哈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黑龙江呼玛、逊克、爱辉、嘉阴等县。4132人 (1982年)。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无文字,使用汉文。多信萨满教。解放前,主要从事游猎,部分从事农业。私有制已经确立,但还保留着一些原始公社制残余。解放后,建立了鄂伦春自治旗,逐步实现了定居。由主要从事狩猎逐步向护(保护珍贵动物)、养 (捕养鹿、驼鹿等野兽)、猎 (狩猎) 并举,开展多种经营的方向发展。行一夫一妻制,保持一定氏族外婚制特点。能歌善舞,曲调的音阶以五声为主,乐器有“明奴化” (铁制的一种口琴)、“文土文(手鼓)”。 鄂伦春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布特哈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及黑龙江省呼玛、逊克、嘉阴等县。人口约7000人(1990年)。其发祥地大致在贝加尔湖地区,后向内外兴安岭方面游猎,黑龙江流域成为其摇篮。清代文献上先后称其为“俄尔吞”、“俄罗春”、“俄伦春”、“鄂伦春”等,意为“打鹿人”或“山岭上的人”。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无本民族文字,多用汉字。过去主要从事游猎,解放前夕仍有原始公社制残余。50年代初开始定居,走上多种经济发展的道路。长期的狩猎生活使鄂伦春人养成了吃苦耐劳、淳朴憨厚、崇尚团结友爱、热爱自然、盛情待客等美好的民族性格与社会风气。 鄂伦春族自称“鄂伦春”。亦作“俄尔吞”、“鄂尔吞”、“俄伦春”、“俄乐春”、“俄罗春”, 通古斯语音译, 意为“山岭上的人”或“使用驯鹿的人”。清以来他称 “树中人”、“使鹿部”、“使马部”、“栖林”等。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布特哈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黑龙江呼玛、逊克、爱辉、嘉阴等县。4,132人(1982年)。明末清初游猎于黑龙江以北地区, 与达斡尔、鄂温克等族同被称作“索伦部”。十七世纪中叶因沙俄入侵, 一部分陆续南迁大小兴安岭一带。康熙(1662—1722)年间被分为*摩凌阿鄂伦春和*雅发罕鄂伦春两部分。历史上曾与当地各族多次抗击沙俄入侵,保卫东北边疆。操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无文字, 多用汉语文。过去多信萨满教。解放前主要从事游猎业。私有制已经确立,但还保留某些原始公社制残余。行一夫一妻制, 保持一定氏族外婚制特点。游猎区多住*仙人柱。解放后,1951年建立*鄂伦春自治旗。1958年实现定居。并由过去单一狩猎生产, 逐步走上以林为主,护养猎(即保护稀有动物, 繁殖饲养鹿等珍贵动物,合理猎取利用野兽)并举, 开展多种经营的经济发展道路。工农林牧猎业和交通、邮电、科技、文教卫生事业均有迅速发展。 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布特哈旗、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以及黑龙江省呼玛、逊克、黑河、嘉荫等7旗、县、市。人口为8196人(2000),其中男3872人,女4324人。受教育程度:研究生12人,大学本科181人,大学专科466人,中专609人,高中903人,初中2730人,小学2226人,扫盲班11人,未上过学274人。分布的行业:农、林、牧、渔业122人,采掘业4人,制造业22人,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人,建筑业4人,地质勘察业、水利管理业1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16人,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25人,金融、保险业6人,房地产业1人,社会服务业7人,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12人,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22人,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1人,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58人。从事的职业: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16人,专业技术人员45人,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47人,商业、服务业人员35人,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121人,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41人。鄂伦春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本民族文字。主要从事狩猎,辅之以采集和手工业。狩猎有一定的季节性,春天二三月为“鹿胎期”,夏天五六月为“鹿茸期”,冬天落雪以后为“打皮子期”。人死后,一般行天葬。信奉萨满教。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