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醴陵麻仁月饼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醴陵麻仁月饼特产糕点。清代以前,醴陵只有浆皮和浆皮麻月两种月饼。清末民初,有湘潭胡竹希、胡竹明及长沙陈应久等糕点师傅相继应聘到醴陵就业,带来酥皮月饼的制作工艺,生产火腿、叉烧、生油、麻仁、枣泥、水晶、椒盐、五仁等花色品种月饼。1911年以后,有“露香斋”、“乾升裕”、“德记福”、“元吉利”、“福大隆”、“三吉”、“三星”、“乾昌” 等斋馆作坊生产月饼,已颇有声誉。抗日战争胜利后,更有“杨连圣”、“协和”、“荣华”、“九如”、“阜成”、“国安”、“白云”、“信和”、“多福”、“白雪”、“新民”、“九龙”、“福星”、“新华”、“紫华”、“夏永”等斋馆恢复和开业,月饼生产更有发展。1956年公私合营后,月饼统一归口醴陵县 (现改为市) 糖果糕点厂生产,经技术改造,工艺改革,装潢改进,产品质量得以提高,贮存、携带更为方便,故更受消费欢迎。醴陵月饼呈扁圆形,色泽金黄油亮; 制作精雅,大小厚薄整齐,酥皮层次清晰,馅心松软油润; 入口油甜不腻,芝麻果香浓郁; 回味甘爽,风味迥异。其销往长沙、株洲、湘潭及江西萍乡等地,为精美节令食品和馈赠礼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