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里正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里正

官名。南北朝时期的魏国置,宋、金沿置。掌一里或一乡政令。《资治通鉴·梁纪》: “高者领六部尉,中者领经途尉,下者领里正……诏曰:‘里正可进至勋品,经途从九品,六部尉正九品’。” 《宋史·食货志·役法》:“淳化五年 (公元994年) 始令诸县以第一等户为里正,第二等户为户长。”《金史·食货志一》: “村社则随户众寡为乡置里正,以按比户口,催督赋役,劝课农桑。村社300户以上则设主首4人,200户以上3人,50户以上2人,以下1人,以佐里正禁察非违。置壮丁,以佐主首巡警盗贼。”

里正

古代对乡官之称谓。《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什一行而颂声作矣。”何休注:“一里八十户……其有辩护伉健者,为里正。”后代多沿置,但制度各有不同,名称亦有变化。隋朝于畿外以二十五家为里,置里正,百家为党,置党长。唐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每里置里正一人。明代改名为里长,以一百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岁役里长一人,甲首一人,掌一里一甲之事。里正、里长,又别称“里魁”。后又有俗称为“地保”者。实属杂役之一。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