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重华宫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重华宫北京紫禁城内宫殿,原属乾西五所之西二所。明朝重华宫在紫禁城外。清雍正五年(1727),十七岁的弘历成婚,雍正帝特赐乾西五所给其居住。乾隆登基后,将所升为宫,称重华宫。位于西六宫北面。面子门斜对为重华门,门内是崇敬殿,为重华宫前殿,殿内悬乾隆帝御书 “乐善堂” 匾,东西暖阁都有佛像。东暖阁悬康熙帝御书“意叶心香” 匾额,对联为 “莲花贝叶因心见; 忍草禅枝到处生。” 西暖阁悬乾隆帝御书 “吉云持地”匾额,对联为 “满字一如心得月; 梵言半偈舌生莲”。乐善堂之后是重华宫,向南墙上,悬乾隆作《重华宫记》,中设宝座。东庑是葆中殿,殿内匾曰“古香斋”; 西庑为浴德殿,殿内匾曰“抑斋”。宫后是翠云馆。东室为芝兰堂,匾曰“养云”,雍正帝御书对联“芰荷香绕垂鞭袖; 杨柳风微弄笛船”,次东室匾曰“长春书屋”; 西室匾曰“墨池”,次西室匾曰“澄心观道妙”。重华宫东是漱芳斋,斋中匾曰“正谊明道”,中设宝座。斋后穿堂,匾曰“稽古右文”。斋前是戏台,嘉庆七年 (1802) 修,光绪十七年 (1891) 又修。因为这里曾是乾隆藩邸,所以乾隆登基后,对此倍加重视,多次大肆修膳,并修建大戏台供帝后王公看戏之用。《养吉斋丛录》 载“重华宫旧为乾西二所,高宗潜邸也。当赐居时,成大婚礼于此。登极后升为宫。屡经缮治,耀以璇题。” 乾隆皇帝经常在这里侍奉太后进膳。遇有年节在此举行家宴,行庆贺礼。每年正月吉日,乾隆帝在重华宫召集诸王大臣、大学士、内廷翰林举行茶宴,其间常由君臣作诗和赋,乾隆本人亦挥笔题词,赠与宠臣。现在仍保留了乾隆在重华宫所作诗赋手迹及当年用过的文房四宝。此外,在清廷中风行一时的皇帝书写 “福” 字赠与后妃和王公重臣的习俗,从乾隆开始,也多在重华宫、漱芳斋进行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