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金石萃编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216 金石萃编清王昶撰。该书收录商周以来历代铜器碑文,达1500余种,按时代编次,摹录原文,并附有诸家考证及案语,共160卷。其《金石萃编未刻稿》3卷,1918年始刊行。该书记载较为全面,对研究商周历史很有价值。 金石萃编金石学著作。一百六十卷。清王昶著。王昶(1724—1806),字德甫、兰泉、琴德,号述庵。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少聪颖非凡,博学善文,体貌修伟。尤擅长音韵训诂之学。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历官内阁中书、军机司员上行走、刑部山东司主事、大理事卿、副都御察史、陕西按察使、刑部右侍郎等。青年时代起即注意收集商周青铜器和历代石刻拓本。宦游所至,苦苦搜求各种石刻碑铭。 金石萃编(清)王昶著。160卷。历代石刻为主,约1500余种,铜器铭文仅有数则。按时代编排,摹录原文,并附诸家考证及案语。另有《金石萃编·未刻编》3卷,1918年刊行。续此书的有黄本骥《金石萃编补目》3卷; 陆耀遹《金石续编》21卷; 陆增祥《八琼宝金石补正》130卷。 金石萃编清代金石学著作。王昶撰,成于嘉庆十年(1805年)。一百六十卷,收自秦至辽、金历代碑刻、铜器等铭刻1500余种。汉以前的按原篆文或隶书摹写,汉以后的用楷书。并附有关题跋和编者考释、按语。后有陆耀遹编《金石续编》二十一卷。罗振玉刊印王昶未竟之作《金石萃编未刻稿》三卷。 金石萃编一百六十卷。清王昶编撰。王昶(1725—1806),字德辅,号述庵,又号兰家,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乾隆进士,官至刑部右侍郎。好金石之学,收罗商周铜器及历代石刻拓本颇多。曾参加纂修《大清一统志》、《续三通》等书。能诗词、古文。著有《春融堂集》。辑有《明词综》、《国朝词综》、《湖海诗传》、《潮海文传》等。本书成于清嘉庆十年 (1805年),为一部石刻文字和铜器铭文的汇编。共收历代碑刻、铜器铭文和其他铭刻一千五百余种。年代从先秦到宋、辽、金,所收碑刻文字之多,在他前后都不曾有过。编书的体例是,题目下注明碑刻、器物的尺寸和存处,汉以前的按原来的篆文或隶书摹写,汉以后的用楷书。碑文之后还附有见于各金石书集或文集中的有关题跋,最后为编者的考释或按语。道光、咸丰时,为此书作补编、续编者有好几家,其中以陆耀通的《金石续编》二十一卷为最著,共收从汉到宋、辽、金、西夏的石刻文字四百余种,另外,还有铜器、钟铭等十余件。书的体例,和《萃编》一样,只是在许多条之后,又有陆氏的题识。1918年罗振玉刊印《金石萃编未刻稿》三卷,其中收集元碑八十种。此稿为王昶未竟之作。罗氏印此稿,是为补《金不萃编》和《金石续编》不录元碑的空白。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