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钁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钁pick亦称镢或镐。横斫式翻地工具。钁体为长条形,上有銎,可安装横柄,是深掘土地的得力工具,多用于开垦荒地,农家亦用以刨钁高粱、棉花、甘蔗等作物的根株,是农家的主要耕地农具之一。镢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石锛和有段石锛。商周已出现青铜钁(见图1)。春秋时钁称㔉。《国语·齐语》:“恶金以铸鉏、夷、斤、㔉,试诸壤土。”韦昭注:“㔉,斫也。”《尔雅·释器》:“斫谓之鐯”,郭璞注:“钁也。”《说文解字》:“钁,大锄也。”所谓“恶金”,一般认为是指铁,也有认为是指劣质青铜。但至迟在战国,铁钁已得到推广,并且出现了横銎式的铁钁(见图2)。在此之前的钁都是直銎式的空首钁,其装柄方法是在钁的顶部銎口插入长方形木块,在木块上横凿一孔以装木柄,或直接安装树叉形的弯曲木柄。横銎式的钁则是銎口横穿钁体的上方,直接横装木柄,加塞木楔,更加紧固牢靠。使用时不易脱落,掘土功效更高,因此很快就淘汰了直銎式的空首钁,成为汉代以后的主要掘地农具之一。从河南渑池出土的铁农具中,可知南北朝时期的钁已有大、中、小3种,可适应不同的用途。至宋元时期钁已定型,与今天农村所用者完全相同。王祯《农书·钁臿门》将钁列在首位,对它很重视:“钁,㔉田器也……又作,诛也,主以诛除物根株也。 盖钁,㔉器也。 农家开辟土地,用以㔉荒,凡田园山野之间用之者,又有阔狭大小之分,然总名曰钁。”从出土实物考察,宋元铁钁确有阔狭之分,其阔者南方亦有称为锄头,至今仍在使用。 图1湖北黄陂出土商代铜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