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钠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钠na第三周期ⅠA族元素,符号Na。1808年由英国的H.戴维在电解熔融苏打和氢氧化钠时所发现,因其存在于天然碱苏打中,拉丁名从阿拉伯文天然碱一词而得。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分布很广,地壳中含量为2.83%,居第6位。含有钠的主要矿物有岩盐 NaCl、长石 NaAlSiO6、芒硝Na2SO4· 10H2O、智利硝石NaNO3、硼砂Na2B4O7·10H2O以及海水中。钠是银白色金属,有美丽的光泽,熔点为97.81℃,沸点为882.9℃,相对密度为0.97,比水轻,质软而有延展性,常温时为蜡状,低温时变脆。化学性能很活泼,能与非金属直接化合,在空气中迅速氧化,燃烧时有黄色火焰产生,并生成过氧化钠,能跟水起剧烈反应,生成氢气和苛性钠,与多种金属特别是铅和汞形成合金。钠的化合物比其他任何金属都多,主要形成氯化物、硼酸盐、碳酸盐、硫酸盐等。钠可用来制取过氧化钠、四乙基铅等化合物,钠和钾的合金 (含钾 50%~80%) 室温下呈液态,可用做反应堆的导热剂。钠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可以把钛、锆、铌、钽等金属从它们的熔融卤化物中还原出来。钠蒸气的光谱,主要是黄色D线,能用做单色光源或照明的钠光灯。钠蒸气由火箭施放于大气层高空,可产生明亮的橙黄色云雾 (即钠云)。钠离子是人和动物的必需营养成分,主要以氯化钠的形式摄入。钠对皮肤有腐蚀性,受热燃烧,必须保存在煤油或石腊油中,使用时应注意安全。可通过电解熔融的氢氧化钠或氯化钠来制取钠。 钠银白色轻金属。元素符号Na,原子量22.99。具有密度小(0.97g/cm3),熔点低(97.7℃),沸点高(883℃),质地柔软,有延展性,在空气中易氧化等特性。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主要以食盐(NaCl)形态存在于海水、盐湖中,芒硝、天然碱等矿物中也含有钠。发现于1807年,1925年开始工业化生产。1940年,随着汽油防爆剂用钠量的增加,钠的生产发展进一步加快。20世纪末,世界金属钠的年产量已增至25万t左右。用途十分广泛,不仅可作提取高熔点有色金属(如钛、锆、铪、钽等)的还原剂,配制铸造铝合金的变质剂,还可用于生产钠灯等电光源产品。钠的化合物消费量远大于纯金属消费量。化工企业生产的过氧化钠、碳酸钠(俗称纯碱)、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等化合物,被大量用于冶金、制药、农药、印染等工业。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