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钿子之制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钿子之制清代对后妃在诞辰、册封等喜庆日子里所戴的帽式的一种规定。清朝,后妃的穿戴有严格的制度,穿朝服时戴朝冠,穿吉服时戴吉服冠,穿彩服时戴类似冠状的头饰,称钿子。据《听雨丛谈》记: “有钿子之制,制同凤冠,以铁丝或藤为骨,以卑纱或线网冒之。前如凤冠,施七翟,周以珠旒,长及于肩。后如覆箕,上穹下广,垂及于肩,施七翟。……又有常服钿子,则珠翠满饰与半饰,不具珠旒。” 通常称前边垂旒苏的钿子为 “凤钿”。饰有九片钿花的称“满钿”,饰有五片钿花的称 “半钿”。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