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生产劳动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生产劳动shengchan laodong“非生产劳动”的对称,是指以一定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利用生产工具,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在任何条件下都具有社会性。劳动是生产的还是非生产的,不决定于它的自然性质,而决定于它的社会性质;决定于它是否符合于某一社会经济制度的生产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和利润,能为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的劳动,就被认为是生产劳动,反之,就是非生产劳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生产的目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凡为满足广大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而进行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马克思在考察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基础上,断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一种进步趋势,是机器生产发展的必然,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更是造就全面发展人才的唯一方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在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实践中,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一切学校中,必须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每个学生必然依照规定参加一定时间的劳动。”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主要目的是:养成劳动习惯,培养劳动观点,向工农群众学习,克服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观点,同时,在劳动过程中学习一定的生产知识和技能,扩大知识领域。学生参加的生产劳动,主要是工农业生产劳动,也要参加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和一定的社会公益劳动。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可以采取校内劳动,同工厂、农村挂钩,回本村劳动等方式。在劳动过程中要进行思想教育,生产知识和技术教育、操作规程教育、安全教育等,建立和健全劳动保护和生产管理制度。 生产劳动指人们使用工具来创造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劳动。包括手工艺生产劳动和技术性生产劳动。手工艺生产劳动是指使用手工工具进行的生产劳动,技术性生产劳动是指使用机器和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的生产劳动。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是进行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在物质生产劳动中,学生接触实际,有助于理解和运用已有知识。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从事物质生产劳动,能够学会使用生产工具,了解原材料性能,掌握生产劳动技术。这是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主要目的。普通中学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应贯彻教学为主的原则,按照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根据实际条件、各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体力负担的可能性全面安排。现代工业和农业的技术性生产劳动是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是普通中学进行劳动技术教育和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方向。同时也要重视手工生产劳动技术教育和手工艺生产劳动及体力劳动的锻炼。包括依靠手工操作的工业、手工业生产劳动,农牧业的种植、养殖劳动,以及制作教具、模型、文具和家庭日用品的手工劳动等。必要的手工劳动的技能教育和适当的体力劳动的锻炼,不仅可为学生就业作准备,而且还可以激发他们努力创造条件为实现四化而奋斗。从手工劳动与技术劳动的关系来看,从某种意义上说,手工劳动是技术劳动的基础。从品德教育来说,正确劳动观点、态度、习惯的培养也不能离开一定的体力劳动。但一定要尽可能使手工劳动和科技结合起来,使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结合起来,决不能满足于原始的手工劳动和笨重的体力劳动的落后状态,而要打破手工业方式和小农经济的狭隘眼界,把组织学生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真正奠定在现代科技的基础上,把工农业生产劳动技术教育提高到新的现代的水平。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主要形式是: 生产劳动Shengchan laodong人们利用生产工具改变劳动对象以适合自己需要的活动。包括对部分生产工具的认识和使用以及工艺制作方面的内容。农业种植和饲养以及最基本的工业生产方面的内容。对小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参加一点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如,维修课桌椅、修理和制作玩具等。在劳动过程中就认识了常用的木工、电工工具。另外,还可把美术、自然等学科的知识应用到劳动过程中, 从小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科学,手脑并用,发展智力和能力。农业方面,如认识当地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瓜果蔬菜等。还有常用的农机具、家禽、家畜等。让学生参加一些种植、浇水、施肥、除草等简单的生产劳动。通过参加和参观一些工农业生产劳动, 使他们直接体验一下人类的吃、穿、住、行和劳动的关系,加深对劳动的伟大意义的认识,培养劳动感情,为以后继续学习或劳动打下初步的基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