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钿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钿花tiánhuā即“钿朵”。唐王建《开池得古钗》诗:“凤凰半在双股齐,钿花落处生黄泥。”宋刘过《上益公十绝为寿·佳菊》:“寿客尤宜在寿乡,钿花的皪傲新霜。”刘埙《选冠子·送歌者入闽,用月巢韵》词:“叹舟回人远,钿花芗泽,悄无痕迹。”元末明初徐贲《青楼曲》:“钿花新样制,钗梁出意长。”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玉》:“凡玉器琢余碎,取入钿花用。”锺广言注:“钿花:用贵重物品做成花朵状的装饰品,如金钿、螺钿、宝钿、翠钿、玉钿等。”俞彦《江南春·和倪元镇》:“银笙不温钿花碧。我有所思隔都邑。” 钿花旧时满族贵妇首饰。又称“面簪”。为镶嵌在“钿子”上的各式花朵。其材质有金、玉、宝石、珍珠、珊瑚、琥珀、玛瑙、松石等。制成双龙争珠、葵花式、菊花式、桂花式、翔凤、蝴蝶、如意云首等式。 钿花清代亦称“面簪”。钿上镶嵌之花朵。金、玉、宝石、珍珠、珊瑚、琥珀、玛瑙、松石各类珠宝为质,制成双龙争珠、葵花、菊花、桂花、翔凤、蝴蝶、如意云首等式。通常以数个单件钿花合成一组,累丝点翠为底,镶嵌钿上。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