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铁塔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69 铁塔在开封市东北角,原在祐国寺内,又称祐国寺塔。建于北宋皇祐元年 (1049),八角13层,高54.66米,外部用琉璃砖砌造,近似铁色,俗称铁塔。因黄河水患,塔座已淹没于地下。设计精妙,结构坚固。砖上浮雕麒麟、坐佛等50多种图案,姿态生动,为宋代砖雕佳作。塔底层有圭首门4个,从北门有踏道可登塔顶眺望。 铁塔位于岱庙后院西侧,与铜亭相对。明嘉靖十二年(1533)造。系由河南善男信女捐献。原在泰安天书观内,1973年移今址。原为八角十三级,通高10米。每层高0.6—0.9米,分层整体铸造,然后套合,迭次上收。四向各开一拱形门,铸饰花草图案。抗日战争中,遭日本侵略军劫掠,今仅存塔座和三层塔体。 铁塔❶原在泰安城西天书观,后移于岱庙后院西侧,与铜亭相对。铸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塔身分层铁铸,六角,原为十二级,现仅存下部五级。造型质朴宏伟,仍不失当年丰采,为我国四百多年前铸铁工艺之佳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