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主教山小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主教山小堂主教山小堂又称海崖圣母小堂,1622年始建于炮台旁,殿堂简朴,山径迂回;1892年附近古堡拆除后,圣母堂得以逐步扩大,1835年重建后成为今天宏伟之规模。钟楼高耸入云,十架庄严肃穆,配以花草丛,古树浓荫,建筑端丽,环境优美,游人甚众。圣母堂前筑有高台,置有一大理石雕刻而成的圣母像,圣母双手合十,貌甚慈祥,面临大海。其下有一路德圣母岩洞,循左右环抱之石阶而下,可达洞前。洞内岩石嶙峋,中开拱门,内立圣母像,象征古时圣母在法国路德城内,当众显灵的情景。其间正置祭坛,洞前有铁栅围绕,地上设有多排低矮长凳,供人跪拜、忏悔。路德圣母岩洞前,空阶上有一块刻有葡文的古铜墓碑,是20世纪初天主教澳门主教埋骨之处。1918年2月18日,约翰鲍连那主教逝世,寄葬于此。 主教山小堂Chapel of Our Lady of Penhal俗称主教圣堂、西望洋山教堂,又称海崖圣母小堂或圣母堂,坐落在西望洋山顶。葡人称此山为卑拿山,故又称卑拿堂。始建于1622年(明天启二年),初时建于卑拿炮台旁侧。1892年附近的古堡拆除后,小堂得以扩大。1935扩建,由主教高若瑟设计、经营后成现在的规模。堂前筑有高台,安置一尊大理石圣母像,双手合十,面对大海,俗称望海观音。沿高台侧石阶而下,抵达下层平台,有一岩洞,称路德圣母岩洞。岩洞中开拱门,内立圣母像,象征着古时圣母在法国路城内当众显灵的情景。洞前空阶上,有一块刻着葡文的古铜基碑,是20世纪初期天主教澳门主教死后骨骸埋葬之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