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闻过则喜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闻过则喜Wenguozexi孟子关于品德修养的名言。意指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感到高兴,虚心接受,是对待批评的一种正确态度。语见《孟子·公孙丑》:“孟子曰:‘子路,人告之有过则喜。’”子路,孔子弟子,待人谦逊,喜闻过,受到孔子称赞。在道德修养方面,儒家注重自我省察,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真诚地对待批评。“闻过则喜”对个人品德修养具有积极意义。具有这种道德品质的人,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会不断取得道德上、知识上和思想觉悟上的进步。 闻过则喜表明个人修养的道德用语。语见《孟子·公孙丑》:“人告之以有过则喜。”意思是听到别人指出的过错而感到高兴。闻过则喜是对待批评的一种正确态度,它以个人的自觉性为前提。一个人对道德修养的意义有了深刻理解,才有可能坦然虚心地接受来自他人的批评,把正确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坚定的道德信念。因此,具有这种道德品质的人,在社会生活中,一定会不断取得全面的进步,相反,听不进批评,闻过则怒的人就不可能有进步。对待批评的态度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标志之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