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阴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阴挺

中医病症名。又名 “阴脱”、“阴下脱”、“阴菌”、“茄子疾”等。是指妇女阴部有物下坠,或挺出阴道口外的病症。多由气虚下陷或肾虚不固所致。气虚的伴有气短乏力,小腹空坠;肾虚的兼见腰膝酸软。治疗前者宜补气升提,后者宜补肾益气。如果症见外阴部肿痛,黄水淋沥,小便灼热疼痛者,属于湿热下注,治疗宜清热利湿。此病相当于西医的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等病症,以及由于局部摩擦损伤而感染者。

阴挺

指妇女阴中有物 下坠,甚则挺出阴户之外的病证。亦称“子肠不收”。多因分娩所伤、素体虚弱,及其他因素导致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或肾气亏损、任带不固所致。辨证论治:
❶气虚者,阴户中有物突出,堕胀后重,平卧则回纳,过劳则突出加重,带下量多,质稀色白。兼有小腹下坠,四肢乏力,少气懒言,面色少华,小便频数,舌淡苔薄,脉虚细。以补中益气汤加川断、金樱子等补气升提。
❷肾虚者,阴中有物脱出阴道口外,久脱不复。腰酸腿软,小便频数,夜间尤甚,小腹下坠,头晕耳鸣,舌淡红,脉沉弱。以当归养荣散(当归、黄芪、牡蛎、赤芍、防风、龙骨、陈皮、蛇床子、白芷、川芎、生地、升麻、甘草)加金樱子、菟丝子、紫河车、鹿角霜等补肾固脱。针灸治疗:以维胞穴、子宫穴、三阴交为主穴,可配长强、百合、阴陵泉。针刺补法,针后施灸。外治法:
❶丹参15克,五倍子、诃子肉各9克,煎水趁热熏洗。
❷有黄水淋漓,湿热下注者,可用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蛇床子各30克,黄连6克,苦参15克,黄柏10克,枯矾10克,煎水熏洗坐浴。
❸子宫第一及第二度脱垂者,可使用子宫托。
❹必要时可施用外科手术治疗。调护:
❶大力宣传计划生育,避免生育过多过密。
❷普及新法接生,注意保护会阴,如有损伤及时缝合,正确处理难产。
❸推广产后运动,产后三个月内要特别注意休息,不宜久蹲、担、提等重体力劳动。
❹注意保持大便通畅,积极治疗支气管炎,腹泻等增加腹压的疾病。
❺哺乳期不宜超过2年,以免子宫及其组织萎缩。
❻加强妇女四期卫生的宣传。

阴挺

病名。即“子宫脱垂”。又称“阴脱”、“阴菌”。指妇女阴部有物脱垂,甚至挺出阴户之外,其形如菌,如鸡冠状。多由脾气虚弱,或临产用力太过,产后过劳,以致中气下陷,提摄无力而挺出;或因体弱年高,多产房劳,以致肾气亏损,无力系胞而下脱。治宜益气提升,补肾固脱。若阴挺日久不收,磨擦损伤,湿热下注以致红肿溃烂,黄带如脓者,治当先清利湿热。针灸及熏洗疗法亦有效。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