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陕西第四纪黄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陕西第四纪黄土黄土是第四纪陆相粘土质粉砂沉积物。陕西黄土广布于秦岭以北地区,并形成黄土高原,秦岭山脉的凤县、太白等山间盆地有零星分布,总分布面积达8.89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黄土主要分布地区之一。黄土分布高程最低覆盖在河流二级阶地上,最高达到白于山顶,海拔1800米以上。黄土厚度一般100——200米,定边县姬塬最高达311米。其形成开始于248万年前,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形成。因堆积过程中古气候有过多次干冷和湿热的相对变化,形成了黄土与古土壤交替出现的地层序列。陕西黄土地层完整,出露条件好,研究程度高,其中洛川黑木沟、长安刘家坡、赤水武家堡、渭南WT钻孔等代表性地层剖面,为国内外第四纪地质学家所瞩目。根据古生物学、岩石地层学、古气候学、古地磁学及同位素侧定年龄等方面的资料和地层的接触关系,对陕西黄土地层由下而上作如下划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