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陕西第四纪黄土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陕西第四纪黄土

黄土是第四纪陆相粘土质粉砂沉积物。陕西黄土广布于秦岭以北地区,并形成黄土高原,秦岭山脉的凤县、太白等山间盆地有零星分布,总分布面积达8.89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黄土主要分布地区之一。黄土分布高程最低覆盖在河流二级阶地上,最高达到白于山顶,海拔1800米以上。黄土厚度一般100——200米,定边县姬塬最高达311米。其形成开始于248万年前,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形成。因堆积过程中古气候有过多次干冷和湿热的相对变化,形成了黄土与古土壤交替出现的地层序列。陕西黄土地层完整,出露条件好,研究程度高,其中洛川黑木沟、长安刘家坡、赤水武家堡、渭南WT钻孔等代表性地层剖面,为国内外第四纪地质学家所瞩目。根据古生物学、岩石地层学、古气候学、古地磁学及同位素侧定年龄等方面的资料和地层的接触关系,对陕西黄土地层由下而上作如下划分:
1.早更新世黄土(Q1),分布在陕北黄土高原和关中黄土台塬区。土色棕黄,富含钙质,岩性坚硬。可分上、下两段:下段黄土相当午城黄土层位,夹17——18层棕红色古土壤或密集的钙质结核层,含阳郭动物群;上段黄土相当离石黄土下部层位,即蓝田猿人层位,夹7——8层褐红色古土壤,含公王岭动物群(又称蓝田动物群)。土厚39——106米,古地磁为松山反磁向,底界年龄距今248万年前,与下伏较老地层不整合接触。
2.中更新世黄土(Q2),分布在陕北黄土高原、关中黄土台塬和河流高阶地上。相当离石黄土上部,陈家窝猿人层位。土色灰黄——棕黄,大孔隙少,较坚硬,夹数层厚层状红褐色古土壤,含陈家窝动物群。土厚32——69米,中部的厚层复合古土壤俗称“红三条”,是重要的标志层。在塬区中更新世黄土整合覆盖在早更新世黄土顶部,地层界线在布容正极性时与松山反极性时的分界处,距今约73万年前。
3.晚更新世黄土(Q3),分布范围扩大到河流二级阶地上。相当马兰黄土层位。土色淡灰黄,多大孔隙,疏松具强湿陷性,底部为一层暗褐色古土壤。土厚5——23米。热释光法测得的黄土下部年龄距今10.3±1.0万年。
4.全新世黄土(Q4),分布在塬区及阶地表层,厚度为1——3米。土色淡灰黄,疏松,下部为1——2层黑垆土,含彩陶及新石器,著名者如半坡文化遗址。黑垆土的14C年龄距今9900±500到2760±180年。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4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