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陶侃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陶侃259—334东晋名将。字士行(一作士衡),庐江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少孤贫。初为县吏、县令,为张华、顾荣所重。参与镇压张昌起义军,任江夏(今湖北云梦)太守,加鹰扬将军。后为扬武将军,屯夏口(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又转龙骧将军、武昌(今湖北鄂城)太守。因镇压杜弢起义,进讨陈敏之乱有功,升荆州刺史。以功大为王敦所忌,转为广州(今广东广州)刺史。王敦反晋,他进讨平之,升都督荆、雍、益、梁四州诸军事,授南蛮校尉、荆州刺史。咸和三年(328年),应温峤等请,讨平苏峻、祖约之乱,任侍中、太尉、大将军,都督荆、交等八州诸军事。他勤于职守,禁止部下饮酒、赌博,常勉人惜寸阴。 陶侃259—334东晋庐江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字士行(或作士衡)。初为县吏,渐升至郡守。西晋末,任龙骧将军,武昌太守,率兵击败杜弢起义。后任荆州刺史,为王敦所忌,旋改广州刺史。王敦败后,迁都督荆、雍、益、梁州诸军事,领护南蛮校尉、征西大将军,复为荆州刺史。苏峻祖约之乱,庾亮走依温峤,推他为盟主,收复建康。加侍中,太尉,都督交、广、宁七州军事,又加江州刺史,移镇武昌。在军共41年,为朝廷倚重。卒于官。 陶侃256~332字士行,东晋浔阳(今江西九江市)人。初为武冈县令,后累迁至江夏太守。永嘉五年(311), 杜率流民起义于长沙, 攻占湖南诸郡县,在浔水城败荆州刺史周凯军。侃率部弛援,败, 继破巴陵, 克长沙, 杜弢军溃散。 侃官至八州都督,封长沙郡公,移镇巴陵。遣谘议参军张诞讨平“五溪蛮”。成帝咸和七年(332),以病辞归长沙,死于船中。葬长沙城南二十里,今有陶公庙。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