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青岛港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65 青岛港位于黄海胶州湾东南部,山东省崂山脚下,是我国著名不淤不冻天然良港之一。是山东省最大商港,中国主要外贸口岸和对外轮开放港之一,是我国在黄海海岸中部的水运枢纽。港口年吞吐量达3200万吨,仅次于上海、秦皇岛和大连,居全国第四位。港区分大港、中港、小港三部分。大船和外轮多进大港装卸,码头岸线总长3000多米,前沿水深5至9米。有泊位22个。建有煤炭专业码头,为阳泉至上海煤炭水陆联运线的中转港。码头有铁路连接,水陆联运方便,系海陆联运的中转港口,中转量常达80%。中港是食盐运输专用码头,小港用于停泊200吨以下船舶。此外,胶州湾口的黄岛建有5万吨级石油码头。该港现已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进出口主要货物有石油、化肥、五金、钢铁、矿石、煤炭、磷灰石、粮食、水产品、冻肉、杂货等。 青岛港中国主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位于山东半岛胶州湾内较隐蔽的东北部位,水深、不淤、不冻。有大港、中港、小港和黄岛油区4个作业区。全港的商用码头岸线长5130米,有泊位24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9个。年吞吐量为2000多万吨。同世界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运输往来。 青岛港Qingdao中国山东半岛上最大的港口。位于北纬36°04′00″、东经120°19′05″、胶州湾东南部的青岛市。由港区铁路经胶济、京沪、石德、石太线连接山东、河北、山西等腹地;公路便捷。青岛港系海湾港口。港口外海航道主航道水深15m以上,黄岛油二期开辟了20万吨级新航道。青岛港下辖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至2002年底,港口共有泊位72个,其中生产性公用泊位46个,包括10 万吨级煤炭码头、20万吨级原油码头、20万吨级矿石码头和能靠泊第5、第6代集装箱的集装箱码头等万吨级泊位32个,集装箱泊位8个,综合货物通过能力1.02万吨。2002年,青岛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22亿吨,外贸吞吐量8236.3万吨,为全国港口第2位。集装箱吞吐量341万TEU,在世界集装箱大港中排名第14位。集装箱班轮现有92条国际航线,350个航班/月。主要货种为煤炭、矿石、石油和集装箱,其中进口矿石、原油吞吐量均位居大陆沿海港口第1位。 青岛港中国东海海颈型港口。经纬度36°04′N,120°19′E。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2℃,最高曾达36.2℃、最低-16℃,4~7月雾多,雾天达55d,年平均降水量700mm。最大潮升4.09m、最低3.27m。位于山东半岛的胶州湾畔,濒临黄海,不淤不冻,是沿海和环太平洋西岸重要的中转港、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秦汉时期,即有港航活动。北宋时期,已成为全国5大海港之一。海域面积420km2,海岸线长730km。港区面积58万m2,保税区面积250万m2,铁路专线13km。港区分有大港、中港、北港、黄港和前港区。杂货、散货、集装箱、油码头等泊位72个,其中商用46个,岸长5050m。浮吊起重能力320t,拖船功率2354kW。煤炭、矿石翻车效率,每时60节车皮、3800t。装卸船效率,每时4500t,原油、成品油每时3500m3。输油管能满足30万t油船装卸的需要。黄岛油港,可停泊20万t油船,年通过能力1700万t。集装箱堆场,可堆6000TEU。1994年,开辟3.5万t船直航美国西部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1949年7.2万t、1955年156万t、1960年683万t、1965年448万t、1970年151万t、1975年1542万t、1980年1708万t、1985年2610万t和3.3万TEU、1990年3034万t和13.5万TEU、1995年5130万t和60.3万TEU、1999年7257万t和154.2万TEU、2000年8636万t和212万TEU。 青岛港位于山东东部胶州湾内,青岛市北区新疆路北侧,是中国重要国际贸易港口之一。港口东临黄海,背依崂山。湾内海域有珠山、浮山等天然屏障,水域宽阔、避风锚地条件较好。港内水深多在10米以上,不淤不冻,是驰名中外的天然良港。早在宋代,就有贸易船舶往来,湾内板桥镇(今胶县属地)曾设市舶司。元、明因之。清乾隆年间设胶州税关。1898年德国侵占后,于1901—1908年在现址建成大港和小港。1923年中国收复。又于1936—1943年建成中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建了大型机械化煤炭专用码头。青岛港有多座能停靠万吨以上的海轮码头和通往国内外许多著名港口的客货航线。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