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非寄主抗病性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非寄主抗病性nonhost resistance

一种非寄主植物的所有个体对某种病原物所具有的抗病现象。病原物只能侵染少数植物,而大多数植物对其表现抗性。对一种病原物来说,它们不能侵染的寄主称为非寄主,如小麦对马铃薯晚疫病菌即为非寄主。研究非寄主抗病性对阐明病原物寄主范围和进化的物质基础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为基因工程育种提供有用的目的基因。加拿大希思(Michele C. Heath)1985年认为定义非寄主植物应该用植物病原菌的种。世界上有250 000种维管束植物,对任何一种病原物来说只有少数是寄主,其他都是非寄主。非寄主抗病性是最普遍和最持久的抗病类型。对不同病原物来说,其非寄主植物有效阻碍侵染的因素是不同的,它们在病原物生活史或侵染过程的不同阶段起作用。
缺乏病原物生长必需物质 禾谷镰刀菌需要胆碱和甜菜碱,缺乏这些物质的植物则对该病菌具有抗性或成为非寄主。
预存性抑制物质 这类物质在野生植物中可能比栽培植物中更普遍,而且具有广谱性。但迄今发现预存性物质在非寄主抗病性中起决定作用的并不多。
缺乏适宜的表面结构 蚕豆锈病菌在有些非寄主植物上不能正常萌发或萌发后芽管达不到气孔的位置。
主动非寄主抗性 与寄主主动抗病性相似,细胞过敏性坏死、植物保卫素积累、氧化酶活性增加、酚类化合物代谢和蛋白质合成改变等现象在主动的非寄主抗病反应中也有发生。不同类型的病原物,甚至一些物理、化学因素都能激发这些反应。对一种特定的病原物来说,这些反应中只有少数成分起作用,但一种抗病反应可能对几种病原物具有抑制作用。
非寄主植物抗病性不便用经典遗传学方法分析,因为很难进行种间杂交,用突变和基因操作可以阐明非寄主抗病性的遗传学基础。

非寄主抗病性nonhost resistance

病原物寄主范围以外的植物种所具有的抗病性。非寄主抗病性的机制相当复杂,既有被动抗病性因素,又有病原物侵染所诱发的保卫反应。一般认为非寄主抗病性没有小种专化性,高效而持久,在病害防治上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