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顾况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顾况?—806?Gu Kuang唐代诗人,字逋翁,晚年自号悲翁,姑苏人。仕于德宗朝,后隐居茅山,自号华阳真逸。顾况作诗,强调诗歌的思想内容,注意教化作用。他关心民生疾苦,写了不少反映现实、揭露社会黑暗的好作品,开启了元白的新乐府运动。在《囝》中,他用沉痛的笔调揭发了闽中官吏以幼童作阉奴的罪行。在他的七言歌行中,《公子行》、《行路难三首》等揭露了贵族子弟的豪侈生活,讽刺帝王们追求长生的愚妄行为,颇有现实意义。而在《李供奉弹箜篌歌》、《刘禅奴弹琵琶歌》、《李湖州孺人弹筝歌》等诗中,用丰富生动的比喻和环境气氛的渲染,对音乐进行了出色的描绘,这些诗想象丰富,色彩浓郁,意境新奇,是李贺歌行的滥觞。他的七绝也饶有佳作,如《宿昭应》、《叶上题诗从苑中流出》、《宫词》、《竹枝词》等,都写得清新有味,流畅自然。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华阳集》3卷。 顾况约725—约814唐诗人。字逋翁,姑苏(今江苏苏州)人,一说海盐(今属浙江)人。至德进士,曾官著作郎。以嘲诮权贵,被贬为饶州司户。后隐居茅山,自号华阳真逸。其诗质朴平易,通俗流畅,内容充实,颇多揭示现实之作。原有集二十卷,已佚。明人辑有《华阳集》三卷。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