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凌里城遗址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凌里城遗址分类:【传统文化】 古城遗址,即文王庙。《玉篇?狱》:“三王始有狱,殷曰凌里,周曰囹圄。”《初学记?政理部?狱》引《风俗通》:“夏曰夏台,殷曰凌里,周曰囹圄。”商代国家监狱所在之地,亦为凌里。凌水经城北东流,故名。一作牖里。《史记?殷本纪》:“纣乃囚西伯(即周文王姬昌)于凌里。”相传姬昌于此发奋演《周易》。经考古发现,凌里城遗址在今河南汤阴县城北4公里处一高5米的台地上,面积1万平方米,其下有保存完好的龙山至商代文化层遗迹。后人曾于凌里遗址建立王庙,今尚存明代所建文王庙旧迹,有演易台、禹王碑、文王易碑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北4公里处,为商末纣王囚禁西伯姬昌处。后姬昌获释,其子姬发(周武王)灭殷,建立周朝,追谥姬昌为文王。遗址为一高5米的正方形土台,南北长106米,东西宽103米,面积10918平方米,是已知我国最早的国家监狱所在地。文王庙系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修建。庙内古柏苍郁,除一座演易台和演易坊、峋嵝碑、文王易碑尚存外,其余殿庑仅存遗址。峋嵝碑、文王易碑均为明代刻立。其中峋嵝碑又称禹王碑,碑刻文字古怪离奇,别具特色。庙内还有清乾隆帝御书碑,上刻草书谒文王祠诗一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