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马礼逊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马礼逊

基督教新教第一位来中国的外籍传教士。生于1782年。死于1834年。英国人。家贫,从小劳动。但勤奋读书,就学于霍克斯顿神学校和戈斯波特传教士学院。后往伦敦学习天文、医学、中文。1807年被英国伦敦会按立为牧师。同年9月,受英国伦敦会派遣到广州,从事翻译圣经、编纂中英字典及传教活动。1809年起任广州东印度公司翻译兼秘书达25年。1813年译完《新约全书》,并在广州秘密雇佣刻版工人排印此书。1814年与另一位伦敦会传教士米怜合作,开始翻译“旧约”。1819年译成。1823年刊行,书名为《神天圣书》,使基督教的经典得以完整地介绍到中国。1815年编成《中英字典》。对中西方文化交流起到一定作用。当时,由于清政府实行禁教政策和闭关政策,他与米怜在马六甲建立对华传教基地,培养传教人员并大量刊发传教宣传品。1816年任来华英国使团的翻译。1817年格拉斯哥大学授予神学博士学位。1824年回国休假,受到英王的嘉奖,并被英国皇家学会吸收为会员。病逝广州,葬于澳门。

马礼逊1782~1834Robert Marrison

第一位来华的基督教传教士。英国人,生于英格兰北部的莫佩斯。1805年参加伦敦传教会,后入高斯坡神学院和格林威治天文台学习,在中国青年杨三德帮助下开始学习中文。1807年1月封为牧师,选派到中国开辟新教区。他经美国横越太平洋,同年9月4日抵达澳门,8日抵广州学习中国语言文字。1808年回到澳门。1809年,与东印度公司一高级职员之女儿玛丽结婚,受聘为东印度公司译员,在澳门秘密传播新教。此后25年中,除回英国短期休假外,主要在广州、澳门及南洋等地进行传教活动。1808~1813年,翻译《新约全书》。1814~1819年与米怜合译《旧约全书》,1823年在马六甲出版,取名 《神天圣书》,是为第一次完整地将 《圣经》译成中文。1814年,为澳门东印度公司印刷厂雕版工人蔡高洗礼,秘密吸收他为第一个中国籍新教徒。后又陆续吸收蔡兴、蔡三、梁进德、屈昂等人入教。1815年编写并出版英文版《中文语法》,1816年出版《中文会话与断句》,1822年出版巨著《华英字典》。鉴于清廷禁教,在内地无法公开传教,乃与米怜等人创办 “恒河外方传道会”,在马六甲创办英华书院。1823年,封授梁发为新教第一位华人牧师,后庇护并指导梁发深入广东内地,秘密发展新教徒。1824年回国,创设东方语言学校,并在家中开设女子中文研究班。1826年初重返中国,在澳门安置家庭后至广州。1827年,协助麦迪逊创办中国第一份英文报纸 《广州纪录报》(又称《澳门杂录》),自任副主编。1828年翻译出版《广东省土话字汇》。1834年任英国驻华商务监督律劳卑的秘书和翻译。是年7月在澳门病逝。他一生致力于传教,翻译出版大量中西文献,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历史和现状,客观上促进中西文化之交流。其著述还有: 《神道论赎救世总说真本》、《问答浅注耶稣教法》、《养心神诗》、《年中每日早晚祈祷叙式》、《祈祷文赞神诗》、《中国一瞥》、《父子对话: 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关于中国与广州》、《西游地球闻见略传》、《古时如氐亚国历代传略》、《米怜言行录》、《杂文编》等数十种。

马礼逊

1782年1月5日生,卒于1834年8月1日。第1份中文近代报刊的创始人。1807年9月抵达广州,在东印度公司广东商馆任职达25年。1815年与英国传教士米邻在马六甲创办第1份中文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32年在澳门创办英文杂志《杂文编》。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0: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