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骑都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骑都尉武官官阶名。始置于汉,相沿至清。《后汉书·百官志二》: “骑都尉: 比二千石,本注曰无员,本监羽林骑。”《旧唐书·职官志一》: “骑都尉: 〔勋官。旧有太公庙令,武德年七品下,永徽二年 (公元651年) 加以五品上,开元二十四年 (公元736年) 省也〕。” 《清史稿·职官志四》: “骑都尉: 〔正四品〕。……天聪八年 (公元1634年) 始设一等公及一、二、三等昂邦章京、梅勒章京、扎兰章京、牛录章京。(顺治) 四年 (公元1647年)改……牛录章京为拜他喇布勒哈番。……乾隆元年 (公元1736年) 定……拜他喇布勒哈番为骑都尉。” 骑都尉官名。西汉武帝元鼎二年初置,以李陵善骑射,有其祖父李广之遗风,拜骑都尉。秩比二千石。后世沿置,唐以后为勋官。 骑都尉清代世职之一。初称拜他喇布勒哈番,至乾隆元年(1736) 始改汉文称 “骑都尉”。四十九年以前,只授八旗满洲等旗人和入旗籍的汉人; 其后,汉人与旗人一体授给。骑都尉兼一云骑尉,年俸135两,禄米67.5石,袭3次。骑都尉年俸110两,禄米55石,袭2次。另有只授旗人的骑都尉品级官,年俸105两,禄米52.5石。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