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高原高原gaoyuan指海拔超过1000米,面积较大,地形平坦,或略呈波状起伏,边缘地带割切成陡坡的高地。高原常形成于陆台地区,在大面积构造隆起抬升过程中,而外力侵蚀切割微弱,保持较平坦的地表形态,高原面上松散堆积物的厚度不大。高原边坡地带在构造抬升过程中受到强烈侵蚀,形成深受切割的陡坡,在坡麓地带堆积了粗大的碎屑物质,因此,可以根据高原及其外围地带的外营力地貌与沉积物的相分析,可重建高原构造抬升和地貌形成的历史。我国的高原有高大的山原,如青藏高原;有起伏和缓的内蒙古高原;也有原面遭受切割的黄土高原等。 高原Gaoyuan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称为高原。高原与平原的主要区别是海拔较高,它以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区别于山地。高原的共性,高而广阔,但是高原的形态却差别悬殊,有的高原广阔而平坦,如我国的内蒙古高原,多为一望无际的原野,很多地方汽车可以随意行驶,甚至可以骑摩托车追赶黄羊;有的高原雄伟险峻、山峦叠嶂,如我国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000—4 500米,号称“世界屋脊”,在它的边缘有喜马拉雅山、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等世界著名的大山脉,在其内部还有冈底斯山、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等高山,把高原分割成许多宽谷和盆地,海拔五六千米以上的高山很多,雪山连绵,冰川广布,高原雄伟壮丽;而黄土高原又是另外一种特征,整个高原以黄土地貌为特征,到处可见塬、梁、峁,沟谷纵横,土丘连片。高原是在大面积、长期、连续的地壳抬升过程中形成的。由于地壳不断抬升,地面遭到长期侵蚀切割,使高原崎岖不平。如云贵高原内部高山、盆地相间,起伏很大。 高原海拔高度大于500米,面积宽广,顶部起伏和缓,近似平原,外缘为较陡坡地与其它地貌单位为界。它以较大的高度区别于平原,又以较大的平缓地面和较低的起伏区别于山地。如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等。 高原海拔较高、地形起伏较小的大片平地。为四川主要的地貌之一,四川重要的畜牧业和林业基地。集中分布在甘孜、阿坝两州境内,其次是凉山州西北部的木里地区。面积约占四川总土地面积的29%。高原面地势平坦,海拔在4000米以上,气候寒冷,有水草分布的地方,宜于发展畜牧业。高原面以下的河谷地带,坡度虽大,但水热条件较好,是发展林业的重要基地。有许多原始森林分布,森林蓄积量占全省的80%左右。 高原壮族地区以广西为中心,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大约在环江谷地至德保一线以西的范围内,属云贵高原向东南延伸的部分。大部分在海拔1000—1200米之间,高原上分布有六韶山、金钟山、青龙山等山脉,河谷深切,地面崎岖,属高原山地。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