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髡刑画像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髡刑画像石东汉晚期刻。诸城市凉台乡前凉台村孙琮墓出土。现藏诸城市博物馆。石高151.5厘米,宽75厘米,厚16厘米。画面上部刻髡刑图:上面一列7人,右边一行5人,皆执笏跽坐于地,面前放置食具。左边二行12人,执笏站立。中间为施刑场面,施刑者12人,皆头裹平帻,束衣窄袖,手执刀或三角刀形器等刑具施刑;受刑者20人,皆著褐衣,跣足,戚面,或蓬首,或光头,或跪坐,或匐伏,其状甚惨,当是受髡发的刑徒。反映了东汉时期的阶级关系和刑律制度。画面下部刻乐舞杂技图。画像为平面阴线刻,线条纤细流畅,形象生动逼真。在汉画像题材中髡刑画像是首次发现,对研究汉代社会政治生活具有一定的意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