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鳊鱼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鳊鱼Parabramispekinensis脊椎动物,鱼纲,鲤科。体甚侧扁,中部较高,略呈菱形,头口小,似团头鲂。体侧银灰色。腹面全部具肉棱。上下颌前缘具角质突起。背鳍具硬刺,臀鳍延长。栖息于水的中下层,以草食性食物为主。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江河、湖泊淡水水域中。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适于老年人食用,为重要淡水经济鱼类,也是淡水可钓鱼之一。现为人工养殖鱼类。食欲很强,吃钓快,可用面饵、米饵、或蚯蚓为钓饵进行垂钓。 鳊鱼地方名特水产。湖南全省水域都均有分布,以洞庭湖出产最多。其中东洞庭的漉湖、南洞庭的万子湖、西洞庭的鲤鱼湖、柳叶湖、冲天湖等湖泊素为传统产地。包括鲤科鳊、鲂两类许多品种,如长春鳊 (长春鲂、北京鳊)、三角鳊 (三角鲂)、团头鲂 (草鲂)、华鳊 (大眼鳊)等,民间统称鳊鱼,亦称鲂鱼、缩颈鳊、武昌鱼。形态因品种不同稍有差异,共同特点为: 体呈菱形略呈三角形,头小略尖,高而侧扁。长春鳊银白色,华鳊深灰或灰白色,胸腹部尖窄有腹棱突直达肛门; 三角鳊和团头鲂灰黑或银灰色,背隆起,只有腹鳍后具有肉棱。过去多为天然出产,现亦有养殖。每年冬季为主要捕捞季节。肉质细嫩味美,骨刺小,可食部分大,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较一般鱼为高,为制作“岳阳咸鱼”、“红曲鱼”等名产的主要原料。还有药用价值,有助肺气、健脾胃、治肠糜之功能。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