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鼠尾簿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鼠尾簿又称“鼠尾都簿”、“鼠尾单”。北宋哲宗元祐年间 (1086~1094年) 始行于两浙路。以五等丁产簿为基础,另设一簿,专供乡村上三等户轮充差役之用。按民户资产多寡为序,自大至小,依法排列,似鼠尾之自粗至细,故名。每户名下开列物力等第、人丁数目和原来所差色役名目、年限、得替日月,作为排役依据。后经户部推及各路,沿用至南宋、元代。元代,鼠尾薄由各县衙掌握,每户栏下留有空纸一面,以备标注。每户凡有丁口死亡,或成丁、产业孳畜增添消乏之事,由社长报官,掌簿吏随即标注。官府征发赋役以此为据,先上户,后中、下户,以示均役。然元中后期因长期缺乏检点,其所载户等情况多已失真。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