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一)舆论宣传和试点阶段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一)舆论宣传和试点阶段1956—1966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的迅速恢复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口平均寿命延长,死亡率下降,出生率迅速上升。1953—1958年的6年中,河南省出生率平均在3%以上,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平均每年出生163万人,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影响了经济发展,也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健康。1956年,省卫生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节育工作的通知》,要求放宽对流产、绝育的限制,改进避孕药具管理工作,工作的重点是宣传提倡。1957年7—8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群众性的节育宣传月。1958年河南省农村展览馆展出了一部分避孕药具,公开宣传了节育原理,受到了群众的欢迎。这些为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做了舆论宣传和技术准备,是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始。1959—1961年,因受错误思想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亦急剧下降,1959年、1960年、196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396%、-2.558%、0.505%。1962年,随着国民经济状况的好转,人口出生率又急剧上升,据1963年河南省卫生厅《关于当前开展计划生育研究的几点意见》记载,从1962年起,全省开始了第二次人口出生高峰。这次人口出生高峰的明显特点是峰值高、时间长,平均每年出生196万人,年平均出生率3.5%以上。1963年,全省出生婴儿229万,出生率高达4.508%。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认真贯彻计划生育的指示》,1963—1966年,河南省计划生育工作重点在城市,在农村只进行试点工作。主要抓三个方面:❶抓宣传舆论工作。据河南省卫生厅(1963)卫妇字第30号《关于我省计划生育情况的报告》记载,截止1963年底,不少市、县开展了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另据75个市、县不完全统计,先后接受计划生育宣传的人数达192.8万人,仅省级下发的宣传资料有6种,计23万字,宣传挂图1 000余份。训练了一批宣传骨干,到1963年8月底53个市、县已训练宣传骨干近万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