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元宵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三)元宵又称“上元节”,“正月半”。农历正月十五,农家以糯米粉或高粱粉和馅自制圆子或汤圆。有南瓜、草汁、高粱圆子,以黄、绿、红三色兆丰年。浦东农家大都包馄饨作午餐,夜接灶神。田间竖高竿挂灯,称“望田灯”,预兆五谷丰登。逢太平年景,结伙练舞龙灯、“荡湖船”、“串马灯”。街巷张灯结彩,龙灯游街走村。妇女结伴“走三桥”,即元宵节晚上走过三座大桥,可除疾病。孩童提纸糊生肖灯结伴夜游,或执火把,烧田埂枯草取乐,称“放野火”、“煺茅荡”。少妇和姑娘们玩游戏“请坑三姑娘”,“坑三姑娘”即紫姑,是传说中的“厕神”,能预示人生凶吉和年成好坏。浦东一带又有“请田头姑娘”,“请场角姑娘”询问凶吉祸福,男子不得参与。60年代后,上述习俗渐失,仅剩吃圆子、汤圆、馄饨俗。近年又有灯市,儿童戏灯,多为生肖灯。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