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二) 农村电影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二) 农村电影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天津农村,农民群众很难看到电影,一般都是走很远的路到县城的小型电影院去看。当时,幻灯比较普及,幻灯队设立在乡镇,配合政治教育、形势宣传轮流到农村放映,放映员边放映边解说或以唱快板形式进行宣传。
1954年,天津农村第一座为农民服务的电影院一津南电影院建立。同时全市乡镇一级相继成立流动电影放映队,引进小型电影放映机等设备,电影放映单位达211个,到农村进行低收费的流动放映。1979年,天津各郊县分别建立了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管理站)。1975年农村8.75毫米影片的放映单位迅速增长,达到了577家,之后随着电影技术的进步逐渐减少,到1987年已完全淘汰8.75毫米放映机。到80年代,天津农村区县都修建了设备先进的电影院,同时中心集镇也都建了电影院,全市农村电影院已达到50个,电影放映队近200个。90年代以来,农村放映收费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同时受多种文化娱乐形式的影响,农村电影放映的场次和观影人次都有所下降(见表10-3-1)。

表10-3-1 农村电影放映基本情况

项 目1954年1959年1966年1970年1975年1981年1987年1993年1996年
35

放映单位
放映场次
观影人数
    7
0.4
62
31
7.4
681
37
8
383
39
1
20
39
0.3
3


(续)

项 目1954年1959年1966年1970年1975年1981年1987年1993年1996年
16

放映单位
放映场次
观影人数
9
1 369
133
115
36.2
3 874
32
6.4
685
32
6
659
421
90
10 836
585
103
1 112
539
65
349
7
700
349
7
700
8.75

放映单位
放映场次
观影人数
   3
102
6
577
60
4 546
485
54
4 374
   
放映场次合计1 36936.26.4108150.4164.4 87.3


注:放映场次为“千场”,观影人次单位为“万人”。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