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四)地方电网建设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四)地方电网建设

广东地方电网是相对省大电网而言,具体是指各县的电网。地方电网是随着建设电力排灌站和发展农村水电建设而发展起来的。到1991年底,全省县及县以下农村已拥有高压线路11.41万公里,其中110千伏6 054公里,35千伏10 379公里;低压线路42.89万公里;变电所容量1082.2万千伏安,配电变容量1347.15万千伏安。
60年代初期,广东决定在珠江三角洲的27个县建立商品粮基地县。为了解决灌溉用水和排涝,保证旱涝保收,必须发展电力排灌,电源主要来自广州电网,需从广州电网向27个县幅射建设新的高压输变电工程,各县再建35千伏和10千伏高压线路到排灌站。到1978年底,27个县的排灌专用高压线路达20 809公里。1979年以后,27个县的工农业生产和民用电都迅速增长,又新建不少高压线路,逐渐形成了各县的电网。到1991年底,27个县已拥有高压线路43 784公里,供电变容量688.05万千伏安,配电容量850.76万千伏安。
由省大电网向外幅射发展而形成的县电网,电源以大中型火电站供电为主,当地的小水电为辅。由于用电量增长速度快,大电网供电不足,不少县又建了一批小火电(含柴油发电机组),尤其以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沿海地区为多。这些地区的地方电网,电压等级高,变电所密布,供电半径愈来愈短。
山区县电网的电源主要来自农村水电站,开始由于电源点少,因而供电半径较长,损耗也大。随着电站规模增大,电源点增多,输电线路电压等级升高,供电半径才逐渐缩短。由于山区县的电源点多为无调节的迳流水电站,因此,电网供电季节和时间的影响较大,不少县电网在每天的用电峰期和枯水季节都需要大电网补充。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6: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