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印法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三印法分类:【传统文化】 亦称“三相”,佛教最基本的教义之一,为释迦牟尼所传佛法。三印法原指“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一切皆苦”三个命题,后来,佛徒认为前两个命题中实际上已包含了第三个命题,于是去掉“一切皆苦”,而以“涅?寂静”代之。我国的佛经翻译家以为这三大义理是佛教同其他异流的分水岭,有如标志和印鉴,以此可判别经典的真伪,故名“三印法”。“诸行无常”是指世间一切现象都变化无常,根本没有湛然常住、永恒不变的事物。在原始佛教时期。这一命题是作为人生痛苦的论据提出的,因为无常,则良辰美景无法留住,快乐幸福无法持续,活着的都将死去,故而一切皆空。后来,佛教各派阐述无常的理论不只限于“苦”,而是用它解释一切现象,成了论述世界万物存在和常变的理论。“诸法无我”之“法”是指一切事物,“无我”即“无自性”。这一命题实际上就是指一切皆空,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和现象都不具有固定不变的性质,一切“法”只是因和缘的聚合。人只有体悟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才能摆脱无明状态,超脱生死轮回,得到永恒的寂静和最后的解脱,这种境界即是“涅?寂静”。三印法是大小乘佛教的三大纲领,是佛法中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