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已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三已

分类:【传统文化】

汉族传统节日。又称上已、上已节。原指农历的第一个已日,魏以后特指农历三月初三,故称。唐房玄龄等撰《晋书?礼志》载:“汉仪季春上已,官及百姓皆禊于东流水上……自魏但用三日,不以上已也。”相传,此节源于周公曲水之宴和周时水滨祓禊之俗。古时,是日人们都去江边洗涤污浊,叫祓禊。范晔《后汉书?礼仪志上》载:“三月上已,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日洗濯祓除,去宿垢痰,为大洁。”唐代时,则用春游代替了“祓禊”。唐彦谦《上已日寄韩公》载:“上已接寒食,莺花寥落晨;微微泼火雨,草草踏青人。”宋代吴自牧《梦梁录?三月》载:“三月三日上已之辰……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民间有“寻春直须三月三”之谚。

楚令尹子文三次罢官之事。令尹,官名,春秋、战国时的最高官职。“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已,罢官,后以“三已”指多次罢官。事出《论语?公冶长》。《全唐诗》卷三一三皇甫澈《赋四相诗?礼部尚书门下侍郎平章事李岘》:“载践每若惊,三已无愠色。”又卷三五八刘禹锡《酬李相国喜归乡国自巩县夜泛洛水见寄》:“且无三已色,犹泛五湖舟。”李岘及李相国德裕皆两次罢相。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2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