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月清明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三月清明节分类:【地域文化】 土家族祀祖日。清光绪《古丈评厅志》卷10载:“土人旧俗,每岁三月杀白羊,击鼓吹笙以祀鬼。”所谓“祀鬼”,即扫墓祭祖。土家族人至今于此日,以丝棉纸,配杂色纸,剪成古篓钱,俗称“挂钱”,插于墓顶,以半边腊猪祭之,环坐墓前下酒吃之,所谓“清明酒醉醉,腊猪脑壳有味。”田泰斗竹枝词: “鸡豚表饭祭清明,几页花幡墓上横;剩得丝棉一张纸,儿童偷去作风筝。”俗有“杨柳青,放风筝;杨柳落,打地罗”习俗。扫墓归来,折柳枝挂于门楣,或簪于首,可免虿毒,辟瘟疫。谚语云:“清明不戴柳,死后要变狗。”并且,观占晴雨,测示年景。俗谚云:“清明要明,谷雨要雨。”明,晴空万里,预兆丰年。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