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朝礼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三朝礼分类:【传统文化】 新生儿初诞后三日即进入三朝礼,诞礼的庆贺仪式正式开始。先秦时期的“贺生”也往往在“三朝”进行。据《礼记?内则》记载,先秦宫廷生男婴后三日,要举行六射天地四方之礼。秦汉以后,各代宫廷的三朝礼仪式繁多,概括而言,分为宫内的“洗三”和宫外的朝贺。宫外的朝贺主要表现为文武百官向皇帝敬献贺表,此仪式在唐宋时期尤为盛行。如宋代名臣宋祁就曾上过一篇《贺生皇子表》: “宝钓丛林,天支毓秀,庆腾秘禁,欢溢中区……。”至明代后,贺生皇子表逐渐形成固定格式: “臣某言: 都进奏院状报诞生皇子者。宫闱嗣庆,环海交欣,凡逮戴天,惟均击壤……。” 此外,宫廷三朝礼还有祭告仪式,如明代嘉靖十五年(1536)定的“皇子诞生仪”: 皇子初生三日,皇帝亲至南郊祭告,并遣派官员分祭方泽、社稷、天地神碉。次日,皇帝亲临奉天殿,文武百官身着吉服向皇帝行庆贺礼。此后,吉服须穿十日。至于宫内的洗三仪,即给新生儿沐浴的仪式大约由 “落脐炙囟”发展而来,去掉新生儿的脐带残余和熏炙婴儿的囟顶,表示新生儿脱离了孕期余迹,正式进入婴儿阶段。据李德裕《次柳氏旧闻》记载: “代宗之诞三日,上幸东宫,赐以金盆,命以浴。”可见唐代宫廷已盛行洗三礼。洗时多以艾叶、花椒煎水,能起到驱灾避瘟的效果。沐浴后,宫中还有赐“洗儿钱” 的礼俗。 陇东、陇中等地,当头胎儿出生后三天,娘家闻讯,即备婴儿所穿、所戴及所用之物,另备避邪驱邪之物及其他吉利之物,送给婆家。婆家于此日还要举办三朝宴,为初生婴儿“贺寿”。三朝礼不请邻里朋友,据说邻里来就会窃走月婆的奶汁。参加三朝礼的主要成员是娘家母亲、兄嫂以及婆家的母亲及兄嫂。期间,她们除给婴儿洗身、穿戴衣物之外,还要给产妇洗奶,除此,还要给女婿送些贺礼。如果,产妇出奶不佳,三朝礼中还举行“开奶”仪式,在沙锅里放小米熬两个时辰,等到米汤里出粘汁,将粘汁盛入碗中,放红糖少许。据说,这样的米汁就会变成奶汁。三朝礼之后,坐月期间,外姓女人不得走入月房,特别忌孕妇走入房内,同时也忌穿孝服人、忌公公、忌远路而归人进入月房,否则就会把产妇的奶汁分走。在河西一带,如产妇与孕妇有急事要见面,须各自喝一口茶,使可避免分奶之后果。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