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上梁与竣工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上梁与竣工

分类:【中国民俗】

上梁是建新房的关键,旧时各地民间上梁一般都要择吉日,同时要举行各种隆重的仪式。在上梁前一般要先选好大梁,闽东寿宁等地民间还流传《盖新房砍中梁歌》,歌谣唱道:

一株宝木在青山,鲁班选来做栋梁。

左边开斧发万丁,右边开斧满堂财。

鲁班师傅来开斧,荣华富贵万万年。

对于选好的大梁,许多地方都认为它是全家兴旺发达的象征,因此一般民间都很看重,有的地方还用红纸包好,禁止孩童蹲坐梁上,更忌讳妇女从梁上跨过。各地在上梁前大多要先祭祀鲁班仙师等建筑行业的传统神碉。上梁的时辰各地并不一致,许多地方的房主为避免白天人杂话多或孕妇和戴孝者犯冲,因此一般多选在半夜或黎明时分日出之时,晚后也有选正午等认为是吉时的时辰上梁。上梁吉时定后,主人一般要通知亲友,届时亲朋好友都会带来贺礼如猪肉、线面、红烛、鞭炮和毛毯等礼品以示祝贺,一些地方至亲者还要送红彩绸一条,俗称“挂红”,另有贴上红纸的竹篓和红灯笼之类的吉祥礼物。

上梁之前,主人一般都要在大梁上贴上横披红联,旧时的内容大致有“上梁大吉”、“吉星高照”、“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万年宝盖”等吉祥语。闽中等地在大梁上要挂上红布、红竹篓和一对红灯笼等物,闽北等地除了红布、灯笼之外,还要挂五谷袋等物,象征五谷丰收。小竹篓在福州方言中称“拾仔”,其和红灯笼一样,都象征人丁兴旺。上梁时,要点燃香烛,大放鞭炮。一些地方还杀猪宰鸡,闽西一带称之为“出煞”,意在驱晦镇邪。一些地方民间有压梁习俗。压梁多用亲友送来的谷子和红布装入小红布袋,写上“紫微銮驾”等字压在梁上。有些地方还有抛梁仪式。所谓“抛梁”,就是由工匠在梁架上抛撒食物如米花、糖果、花生等,以寓意吉利。抛梁时,周围围观的孩童蜂拥而上捡拾食物,热闹异常。福建有些地方民间上梁时还有喊梁的习俗。喊梁也称“呼龙”,即应答吉利话。上梁时由大师傅喊吉语,下面众工匠齐声应答。连城一带呼龙时,由工匠在梁上呼喊吉语,主人在下作答。如上呼“要财吗?”“要喜吗?”下答“要”。一呼一诺,很有情趣。此时主人要在下面猛放鞭炮,俗称“接龙”。除“喊梁”外,一些地方还有唱上梁歌的习俗,闽东寿宁、周宁等地民间流传有《请中梁歌》、《接中梁歌》和《木匠安梁歌》等。闽中福州地区流传的一组上梁歌亦颇富特色,其有《抛梁歌》、《发锤歌》、《安梁歌》等,兹录于下:

抛梁歌

花梁监造有心机,雕刻玲珑手艺奇,

号为丹桂厅堂梁,子孙代代步王基,

满载苍松山上栽,今朝移作栋梁柱,

他年贵子齐锦绣,定中魁元伴帝亲,

今朝喜遇紫微星,又值天恩天喜星,

太阳拱照增福寿,吉祥如意乐长春。

发锤歌

手捧尖齿在高堂,鲁班台下串扇桁。

吉回良辰当发齿,锤开齿发福寿辰。

一声锤响透天庭,二声锤响保安宁,

三声锤响生贵子,四声锤响福寿齐。

今旦发锤正当时,鲁班仙师叫我来,

金锤打山山存案,银锤打水水成冰,

铜锤打龙龙滚水,铁锤打虎虎过山,

鲁班赐我雄锤打,打去凶神来吉神。

安梁歌

吉回良辰安栋梁,手提栋梁发丁祥,

此梁乃是深山出,沐浴雨露共太阳。

经过良工山崖造,献给您厝做栋梁,

先安梁头添财宝,后安梁尾纳千祥。

这些歌由大师傅主唱,众杂工分列两旁附唱,随着抑扬顿挫的方言声调和劈里啪啦的鞭炮声,整个上梁过程歌声不绝,热闹非凡。安梁毕,要行祭礼,闽中等地要祭土地公和公婆妈(即祖宗)。祭毕,上梁仪式方告结束。此后开始钉椽子铺瓦片,之后主人要设宴请上梁酒。各地喝上梁酒要请所有参加建房的工匠和杂工上桌,同时邀请亲朋好友共同庆贺。

上梁时各地民间禁忌颇多,如在上梁日忌穿白衣、忌说不吉利的话等。闽南等地架梁时还忌坐月的妇女和家有丧事者在旁观看以防其煞。一些民间房主在上梁时要不停地往上梁师傅嘴中塞糖果或敬烟,以防工匠因招待不周而念咒语、做邪术。近现代以来,这些繁琐的礼仪和禁忌仍在部分地区流行。新建的房子待上梁合脊,封顶盖瓦,四扇合牢后,新居即告竣工。竣工时,闽南等地还要举行谢土祭礼,感谢土地公的保佑。闽北建宁等地在竣工后,要在夜里择时举行退神仪式。在新房摆上香案供品,由一位工匠抹黑脸,头扎红布,扮成鲁班先师,手执斧作凶神恶煞状,口中念念有词。词意为此屋屋主将进,请暂住屋中的诸神灵及鬼魅离去,不得干扰。宁德旧俗,竣工时要举行请銮驾仪式,即请玉皇、天王、紫微星入宅,祈求诸神镇宅保佑平安。竣工时,还要请喝竣工酒,有些地方又称“落成酒”或“安灶酒”,其规模一般不及上梁酒。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2: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