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丛中花会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丛中花会

分类:【中国民俗】

邯郸县丛中村为邯郸县四大镇之一,旧时是西至太原、东至济南、北上京津、南下武汉的一个十字交叉点。因此,不仅可招徕四方商贾,也引来了各地的民间艺术项目,逐渐在这里汇为一家,形成了完整而独具特色的花会体系。

现在的丛中民间花会有20多种表演形式,共24班,有造型艺术顶阁、抬阁、小抬阁、大抬阁、抬花杠四种五班,武术少林四班,大高跷、小高跷、竹马、旱船、花车、扁担官、穿心官、柴王车、二鬼扳跌、霸王鞭十种九班,小杂耍有十八玄、仙鹤斗寿、孙二娘开店、潘金莲雇驴、独腿跷、盲人卖膏药六种六班。

丛中村花会的举办以前是六年一小闹,十年一大闹。具体演出时间是农历二月十四至十六三天。小闹规模较小,以小杂耍、武术为主,造型表演艺术项目只出较简单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基本上打破了这一规律。1985年后的各次演出基本固定在正月十四至十六三天,并且改为花会和灯会轮流隔年演出。丛中花会动用人力很多。1983年6月的一次演出,全丛中四个自然村(丛西、丛东、丛南和丛北)参加演出的共800多人,直接服务人员500多人,共计1300多人。丛中花会是沿街进行表演的,从村西广场集合,东进至村内转向北街、东街、南街,最后在街中心处乡文化站(原玉皇庙)门口结束,行程全长十里,从早9时到下午3时,共6个小时。

抬阁(刘祺云摄)

在丛中花会中,顶阁和大、小抬阁是非常引人注目的节目。它们设计奇巧,装点精妙,风格古朴,气势恢宏。顶阁,是在成年男演员的腰背上固定一个金属支架,沿后脖颈直伸到头顶上,衣领外至头顶的这截架柱,别出心裁地用没底花瓶、瓷茶壶、花束、算盘等物装点起来。支架上部有脚踏,可站立一个或两个六七岁的男女小演员,用绳带把他们的腰腿牢牢系在金属架上。小演员扮成小姐、丫环、公子等戏曲人物,在下边身着彩衣成年男子的缓缓行进中,作摆动手臂或抖动手帕的动作。抬阁,是在多人共抬或用车拉的台座上安装金属支架,装饰成花篮、鲤鱼、楼阁、宝塔、瓜果等造型。支架上站立着人数不等的男女小演员,可以装扮成各种角色和不同的故事,像连年有余、聚宝盆、摇钱树等,近几年又增添了独生子女一枝花等,还有各种传统戏曲人物,组成一出出戏剧故事。支架有的可以平行旋转,有的可以立式上下转动。

丛中的大抬阁经过改进,大都安装在大、小拖拉机的拖车上,戏剧造型有《杨门女将》、《金沙滩》、《辕门斩子》等。小抬阁《许状元拜塔》有齿轮传动装置,仍由人抬着行进表演。其有塔架,用彩绸拧扎出各种花格,塔的底部有门,塔内有木偶人白娘子,塔外有木偶人许状元。在行进表演颤动力的作用下,木偶人许状元可以跪下拜塔,白娘子可以打开塔门和许状元见面,还可退回,关住塔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1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