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带膆貂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带膆貂褂dàisùdiāoguà大褂的一种,清代大臣最尊贵的礼服,非皇帝特赐不得穿着。其胸、肩等部用含有白毛的貂之膆皮制成。清夏仁虎《旧京琐记》卷五:“外褂之制,五品以上始得用貂及猞猁狲,自后唯貂有制,猞猁狲则听人用之……又有带膆貂褂者,以赏亲贵,每褂之貂膆凡七十二,甚可罕贵。”徐珂《清稗类钞·服饰》:“带膆貂褂,胸及两肩,均有白色毛,即貂之膆皮也。咸同间,得蒙恩赐者仅二人:一徐相国郙,南斋供奉,上解以赐之,酬其笔墨之劳也;一李文忠公鸿章,则以穆宗题主,文忠襄提于侧,故叨异数。至光绪朝,则孝钦后常以之赏赐臣下矣。” 带膆貂褂清代满族贵族裘皮褂。貂皮颈下、胸前毛长质优,谓之“貂膆”,以其制成皮褂,故名。此服极为名贵,除皇帝服用外,满汉大臣经皇帝特赏始得穿用。咸丰、同治年间得蒙赐者,仅两人,至光绪朝赐服者渐增,多为满族贵族。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