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两大弟子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两大弟子

分类:【传统文化】

与佛陀创教同时,印度社会思想活跃,思潮如涌,派别迭出,这些统称为“沙门思潮”,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也常是佛陀劝化的对象。舍利弗和目犍连就是其中的两个,他们后来成了佛陀的两个著名弟子。

据说,舍利弗和目犍连本是沙门领袖散惹耶的弟子,二人都是摩揭陀国王舍城名士,兴趣广泛,博闻强记,受到国人的尊重。佛教传入摩揭陀后,一天,佛陀的弟子阿舍婆耆进城乞食,与舍利弗相遇。舍利弗见他五官端正,仪表整肃,自有一种气度,便上前施礼询问:“这位比丘,请问你是谁家弟子,老师的教法又如何?”阿舍婆耆告知他是释迦牟尼的弟子,“老师本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太子,聪明智慧,仪表堂堂。出家悟道后,对世间事情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又具有种种神通能力,天下人都不如他。”接着,阿舍婆耆又将佛陀所讲的教法简单地说了一遍,最后概括为一偈,即:

诸法因缘生,缘尽法还灭。

我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意思是:世间万物,都不过是各种条件聚合的产物,条件离散,事物也就不存在了。这就是释迦牟尼经常教导我们的真理。舍利弗听完后,立即明白其中道理,并且威严肃穆起来,心地祥和,异于平日。

舍利弗回到住处,目犍连发现了他的变化。询问所以,舍利弗如实回答。目犍连听后,如同舍利弗一样,立即觉悟。二人商量说:“我们既然已从佛法中开悟,理应去作佛陀的弟子。”当下,两人便各带弟子百余人追随佛陀出家了。舍利弗与目犍连后来都成了佛陀的著名弟子,舍利弗以智慧名列僧首,目犍连则以神通著称。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