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乐教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乐教分类:【传统文化】 广博易良的教养。《礼记?经解》托孔子之言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广博易良,《乐》教也。”“《乐》之失奢。”“广博易良而不奢,深于《乐》者也。”唐孔颖达解释说,《乐》“以和通为体,无所不用”,故使人广博,易于从化而变得善良。《乐》教主广博,若不加节制,便会流于奢侈。能够使民广博易良,而不流于奢侈,才是深切理解《乐》的义理。 古代的音乐教育。先秦儒家极其重视乐教,认为礼乐并重。《礼记》中之《乐记》对音乐与乐教都有较详细论述。关于音乐,它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于戚羽旄,谓之乐。”音乐可以影响人的感情、意志、性格,有助于德育、美育。它还进一步说:“乐者,所以象德也”,“观其舞,知其德”,“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而音乐“与政通”,“诒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