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乜纳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乜纳寺

分类:【地域文化】

又称米纳寺、弥陀寺,藏名意为“乜纳经院吉祥兴法洲”。位于青海省贵德县河阴镇的城北村。由乜纳活佛罗哲达吉(1675―1753)创建。清嘉庆七年(1802)乜纳五世任塔尔寺法台,从塔尔寺请来《甘珠尔》、宗喀巴师徒著作和大量的佛像、唐卡等。乜纳六世班旦丹贝尼玛(1819―1901)时期为该寺最鼎盛时期。该寺主体建筑大经堂为藏式平顶二层建筑,青砖墙,边麻饰,雕梁画栋。柏木铺地,颇为讲究。寺侧原有一古塔,称为乜纳塔,亦称贵德白塔、弥勒塔、镇水塔。据说吐蕃赞普赤热巴巾(即赤祖德赞806―841)北征至此,建成该塔并贮其发辫。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乜纳五世崔臣丹贝尼玛(1755―1817)重建此塔并予以鎏金,被誉为青海第一塔。该寺在60年代期间关闭,乜纳塔亦遭毁,仅存的大经堂于1986年重新开放。

藏语意为“乜纳经院吉祥兴法洲”。位于青海省贵德县河阴镇的城北村。由乜纳活佛罗哲达吉(1675―1753)创建。清嘉庆七年(1802)乜纳五世任塔尔寺法台,从塔尔寺请来《甘珠尔》、宗喀巴师徒著作和大量佛像、唐卡等供于乜纳寺。乜纳六世班旦丹贝尼玛(1819―1901)时期,为该寺鼎盛期。寺院主体建筑大经堂为藏式平顶二层建筑,青砖墙、边麻饰,雕梁画栋、柏木铺地,颇为讲究。寺侧原有一古塔,称乜纳塔,也称贵德白塔、弥勒塔、镇水塔,据说吐蕃赞普赤祖德赞(804―841)北征时到此,建成此塔并贮存其发辫,清嘉庆十一年(1806),乜纳五世崔臣丹贝尼玛重建此塔并予以鎏金,被誉为青海第一塔。该寺“文革”时关闭,塔也被毁,只存大经堂。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0:45:36